省會太原,流連在各種商場,尋找一雙電影裡的匡威球鞋,一邊是黑色,一邊紅色的那種,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給它命名“陰陽霹靂鞋”。還有要有寬的燈芯絨褲子,就叫大檔褲。上面要穿牛仔服,“當時覺得它代表年輕,代表反叛,很硬漢的感覺”。
很難想象,賈樟柯也曾是長髮披肩,“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開始流行齊秦,我就開始留長頭髮”。在賈樟柯的印象中,80年代到90年代過渡的時候,社會十分寬容,“當時家長覺得好笑,老師就是上課時諷刺你幾句。那時候就是少年的一種崇拜,桀驁不馴。最主要的是,留長頭髮跳霹靂舞很酷”。①
■5。心智開化得特別晚
賈樟柯曾經說自己“心智開化得特別晚”,據他追述:“就這樣我長到了十七八歲。說老實話,我的青春期過得特別混亂,簡直就是稀裡糊塗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有很多東西我自己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理清,總之充滿了躁動。我當時還走過穴——在一個‘歌舞團’裡跳霹靂舞,你信不信?別看我現在這麼胖……”②
這一年,賈樟柯起藝名“阿偉”先生,夏天跟著一些走穴的人演出,過黃河去了榆林。他說:“後來我們縣有個文工團,他們在本地支撐不下去了,冒充‘東北虎搖滾樂團’去走穴,打旗號說演員都有東北的、深圳的、廣州的,其實都是汾陽的。我當時跳霹靂舞還算比較好,正好是假期,他們帶我一起去玩,走了有一個多月,就在山西這些中小城市演出,這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經歷,第一次一個人離開家,跟著一個這樣流浪的團隊出去掙口飯吃吧,所以我下部電影就是拍這種東西。”①
可以說,作為著名電影導演的賈樟柯,在21歲前居然還不知道電影藝術是怎麼一回事。
賈樟柯與他同時代的好多年輕人一樣,一開始確實是在混混沌沌地混日子,當時有種命名叫“迷惘的一代”。他回憶說:“我確實覺得自己成長得比較晚,心智開化得特別遲。一般人十七八歲就確定了自己的理想,而我二十一歲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②他上學時,就學會了抽菸,在學校裡像夢遊一樣,一出學校就生龍活虎,打架鬥毆、無事生非,什麼都來。
第一章 少不更事(8)
“你不知道,之前我有多反叛,我經常是出去一星期,我爸都不知道我在哪。我今天住這個同學家,明天住那個同學家,後天突然就幾個同學坐長途汽車去找另外一個同學了。我也覺得不可思議,當時我父親怎麼能說服我。”③回首往事,賈樟柯坦言道。
此時迷惘的他,不知道希望在哪裡,腳下的路在哪裡。有一次賈樟柯在一部電影的花絮中接受採訪,他說,他在荒敗的小縣城混時,有很多機會淪落,變成壞孩子,毀了自己。這是誠實的自白。所以他十分內省:“最關鍵的是,那個時候我沒有理想。我從小沒有什麼理想,不知道未來要幹什麼,特別是在自己的職業設計上,我只是想找個飯碗有一口飯吃就行。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自己就開始有了一個方向,就是當導演挺好、拍電影挺好,是電影讓我選擇了一個職業,也開啟了一個窗戶。”①應該感謝電影,是電影拯救了一個不良少年。
賈樟柯中學畢業以後,沒有考上大學,因為他不想讀書了,想去找個工作。那時候縣城裡的孩子有兩個出路,一個是當兵,當兵的可以出去看一看,賈樟柯的很多同學去秦皇島當兵,退役後找個工作,也就是所謂鍛鍊了一下。然後,該結婚的結婚,該有小孩就有小孩,就這麼過下去。還有一條路是上大學,可是賈樟柯覺得沒有必要去上大學,又因為身體條件,他討厭當兵。
賈樟柯記得:“那時候也有一些新的機會,比如建行突然要擴招,我母親在的糖菸酒公司也有一個機會。我就跟我父親說,我想找個工作幹,不想讀書了。現在回想起來,不能說我父親救了我,但是他改變了我,他讓我幹了一件我特別不願意乾的事情,就是讀書。我得感謝他,當時太危險了,如果當時我沒有讀書,生活就完全改變了,也沒有了後來的這麼多事情。”②一直到後來,賈樟柯特別感念自己的父親,認為父親是對自己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幫助的人,“因為他逼著我去考大學,如果沒有他逼著我去,我可能不會拍電影,可能不會找到生活裡面最喜歡的東西,我的生命也不會有奇蹟。他逼著我,你一定要考。當時我就很痛恨他,我的朋友那時候都在混,我覺得應該和他們一樣,在縣城裡面找一份工作。那個時候真的不想讀書,但是我的父親是非常明智的,他和我長談過一次,他說一個人必須接受高等教育,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