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人受了一些什麼損害,或者受了迦太基人一些什麼損害,直到最後他們毀
滅迦太基,使阿非利加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為止,和他們怎樣重建迦太基,
① 這個數目一定是大大地浮誇了。已經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來解釋這個錯誤的由來。
② 托勒密·菲列得爾福斯,卒於公元前247 年。
③ 例如在坎尼之役喪失了五萬人,參閱Ⅶ。25。——譯者
④ 例如漢尼拔進攻羅馬,參閱Ⅶ。9,39。——譯者
使阿非利加變為現在的樣子。關於其他各省,我也作了同樣的研究,因為我
想知道羅馬人和每個行省的關係,以便了解這些民族的弱點,或他們的持久
力量,以及他們的征服者的勇敢和幸運,或者造成這種結果的其他任何情
況。
13。我認為大家喜歡這樣學習羅馬人的歷史,所以我把每個國家有關的
那部分歷史分別敘述,略去其他國家中所同時發生的事情,留到其他適當的
地方再去敘述。似乎用不著把每件事情的年代都記下來,但是我將隨時提到
那些最重要的事件發生的年代。至於名字,羅馬人也和其他民族一樣,過去
每人只有一個名字;後來他們有了第二個名字;不久之後,為著便於辨別,
有些人又加上第三個名字,第三個名字有些是因為一些個人的事件而加上
的,有些是因為有英勇的功勳而加上的,①正好象希臘人一樣,除了本名之
外,還有一個別名。為了便於區別,有時我提到全部名字,特別是那些著名
人物的名字,但是大體上我將用那些最可以表現他們的特點的名字來稱呼這
些人或那些人。
14。有三卷②是敘述羅馬人在義大利的無數勳績,這三卷合起來應當看作
是義大利的羅馬史;但是它們包含了許多事件,所以劃分為數卷。第一卷將
敘述王政時期歷代國王(共有七王)統治時期中所發生的事件,我稱這卷為
《王政時期的羅馬史》。其次就是亞得里亞海沿岸以外的義大利各地區的歷
史。為了和前卷有所區別,這卷將稱為《義大利的羅馬史》第二卷。最後一
個民族是薩謨尼安人,他們住在亞得里亞海濱,羅馬人在最困難的情況下,
和他們鬥爭了八十年,③但是最後羅馬人征服了他們,並征服了跟他們同盟
的鄰近民族以及義大利南部的希臘人。為了和前兩卷有所區別,這卷將稱為
《薩謨尼安的羅馬史》。其餘諸卷將按照其內容,命名為《克勒特史》、《西
西里史》、《西班牙史》、《漢尼拔戰爭史》、《迦太基史》、《馬其頓史》
等等。這些歷史彼此前後的次序是按照羅馬人跟每個民族發生戰爭時間的次
序,雖然那個民族滅亡以前的許多其他的事情也插入其中了。在所有的戰爭
中,對羅馬人說來,災禍最深的是國內的暴動和內戰;這些戰爭將以其主要
的當事人命名,如《馬略與蘇拉的戰爭》,《龐培與愷撒的戰爭》,《安敦
尼與第二愷撒·奧古斯都反對殺害第一愷撒的陰謀者的戰爭》,和《安敦尼
與奧古斯都的戰爭》。最後,在這些內戰的最後一次戰爭結束之後,埃及並
① 羅馬人的名字,除本名外,有表明其家族和氏族的名字,例如“蓋約·朱理亞·愷撒”,蓋約是他本人
的名字(Praenomen),朱理亞是他氏族的名字(nomen),愷撒是他的家族的名字(Cognomen)。有時因
有特殊功勳,而加上一個別名,例如“西庇阿·阿非利加那”,意為“阿非利加的征服者西庇阿”。——
譯者
② 即Ⅰ—Ⅲ卷。——譯者
③ 公元前343—265 年,包括南意之被征服在內。——譯者
入羅馬統治之下,①羅馬政府本身變為君主政體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