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頓,以及鄰近的色雷斯人、伊利里亞人和巴諾尼亞人,和義大利本土;意
大利是所有的國家中領土最長的一個國家,從亞得里亞海擴延,以第勒尼安
海的大部分為界,達到克勒特人(羅馬人稱之為高盧人)所住的地方,有些
克勒特人的居地面臨地中海,有些克勒特人的居地面臨北面海洋,①還有一
些克勒特人住在萊因河沿岸;北面海洋和西面海洋②沿岸直到赫丘利石柱的
全部西班牙和克勒特…伊伯里亞也在羅馬人的統治之下。關於這些民族,我
將在敘述到每個民族的時候,談得更詳細一些。但是在這裡,這樣的敘述已
足以說明羅馬帝國沿海一帶的主要疆界了。
4。在向大陸的一方面,帝國的疆界是毛利泰尼亞跟衣索比亞西部和熱
帶地區相毗連的那部分土地,這裡野獸麕集,其地區直達衣索比亞東部。
這些是在非洲的羅馬疆界。在亞細亞的邊界是幼發拉底河、高加索山、大亞
美尼亞王國、攸剋星海沿岸的科爾基斯人和其餘的攸剋星海沿岸。在歐羅巴
方面,羅馬帝國大部分以萊因河和多瑙河為界。這兩條河中間,萊因河流入
北面海洋,多瑙河流入攸剋星海。但是在這兩條河的那一邊,有些萊因河外
的克勒特人是在羅馬人統治之下;在多瑙河之外,有些叫做達西亞人的基提
人。這些是羅馬帝國在大陸上最近於精確的疆界。
5。同時地中海所有的島嶼——西克拉底斯群島、斯波拉底斯群島、愛奧
尼亞群島、挨金那提斯群島、塔斯康群島、③巴利阿利群島和利比亞沿岸及
利比亞海、愛奧尼亞海、埃及海、密多安海、西西里海和地中海其他海面上
所有其餘的名稱各自不同的島嶼;同時,那些希臘人為了表示區別起見而稱
為大島的,如塞普勒斯、克里特、羅得斯、列斯堡、優卑亞、西西里、撒丁
尼亞和科西嘉以及所有其他大小島嶼都是在羅馬人統治之下。橫過北面海
洋,到不列顛(這是比一個大洲還要大的島嶼①),羅馬人佔領了不列顛較
好而且較大的一部分土地;其餘的一部分,他們就不管了。當然,他們所佔
有的那部分土地,也不是對他們很有利益的。
6。羅馬人雖然佔有了一個包括這樣多、這樣大的一些民族的帝國,但是
羅馬人辛勤操勞了五百年,②經過許多艱難困苦才在義大利本部鞏固地建立
了他們的勢力。這個時期的前半段,他們是在國王統治之下;③但是他們驅
逐國王,宣誓不再受國王統治之後,他們就採取了貴族政治,每年選舉他們
① 即歐洲北部的大西洋海面。——譯者
② 即歐洲西部的大西洋海面。——譯者
③ 在科西嘉與義大利之間,包括厄爾巴島在內。——譯者
① 當時羅馬人對於大不列顛的地理情況還不很清楚。——譯者
② 約公元前753—265 年,即從羅馬城的建立到義大利的統一。——譯者
③ 公元前753—509 年。——譯者。
的統治者。在這五百年以後約二百年④中,他們的領土擴張得很大,他們在
外國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權力,使大部分國家處於他們的統治之下。蓋約[朱
理亞]·愷撒打敗了他的政敵⑤之後,他本人取得了最高的統治權,他使這
種權力加強、系統化和鞏固起來;他雖然保留了共和國的形式和名義,但卻
使自己成為一切的絕對統治者。這樣,從那時候起,直到現在,⑥政體一直
是君主政體;但是他們沒有稱他們的統治者為國王,我認為這是由於遵守古
代誓言的緣故。他們稱統治者為大元帥(imperators)[皇帝],這個稱號
過去也是那些在軍隊中暫時負擔總司令職務的人的稱號。但是事實上他們正
是國王了。
7。自從皇帝出現到現在將近二百多年了;在這二百多年中,羅馬城已經
大大地美化起來了,它的收入增加得很多,在長久和平與安定的時期中,一
切都已經向持久的繁榮進展。①有些國家被這些皇帝併入帝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