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年譜》除漏列大學各科成績、研修課目等重要且已取得的史料外,羅家倫主張孫中山在倫敦“蒙難”,是因自行走入清廷駐英大使館“兩度斥責”清廷官員,以致被清廷扣押,更遭多位國民黨史研究者批判,指羅以政治觀點無端美化孫中山,不但歪曲歷史,更無法解釋清廷在英國領土綁架孫中山的事實。
老年性格趨於沉穩的羅家倫,手握“黨史”、“國史”詮釋大權,面對外界質疑,並未公開反駁從而避免了新一輪的文字論戰,最終他選擇用人際手腕化解僵局。為響應關於“孫中山與革命時期等專門著作、論述數量太少,欠缺權威版本”的批評,羅家倫於1965年9月2日借慶祝孫中山百年誕辰之機會,以“國父學術論著編纂委員會”召集人身份宣佈,將發行《孫中山學術論著全集》約一千五百萬字,內容包括蔣介石關於孫中山七十餘萬字的論述和著作,還一併編纂了三百多篇中華民國先烈先賢的傳記。
國民黨五四運動樣板
在國共內戰時期,關於五四運動究竟由誰發動,一度引發筆戰。羅家倫在一篇《“五四”的真精神》文章中 ,堅持五四運動完全基於青年的愛國情操,沒有任何政黨或政團介入。但他說,當初是孫中山支援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長,因此五四運動應該與孫中山的主張一致。羅家倫也一反五四運動打倒舊傳統、舊思維的主張,認為傳統國粹應該與近代教育融合。
但國民黨遷臺初期,對五四運動並無好感,守舊派甚至認為胡適等人推動的新文###動,是想摧毀傳統,形同為中國共產成立新中國鋪路,所以在張道藩主持的“文藝協會”所出版的相關著作中,對五四運動、新文學革命運動隻字未提,等於認定五四運動屬性有問題。
胡適雖是臺灣的學術大家,也遭到國民黨偏激分子不斷批判。所幸有人提出,孫中山曾說:“五四運動革新青年學生思想,為中國未來事業革新做出準備。國民黨得以收革命之功,均賴五四運動的思想變化,以及革心的功效。”五四運動與五四運動健將這才不至於被國民黨劃為“左派”。
羅家倫 被政治消磨了五四光芒(8)
直到中國共產黨對五四運動的強力宣傳讓國民黨很不是滋味,臺灣當局才有所警覺並態度丕變,迅速決定為爭奪“五四”的詮釋權發動五四主導權論戰。由於胡適常在美國,五四期間拿大旗的傅斯年已猝然而逝,國民黨只好推出曾為五四遊行撰寫宣言的羅家倫領軍。
從此原被戴上紅帽子的五四運動,搖身一變成了學生愛國運動與白話文革新運動,並將5月4日定成“文藝節”。1955年5月4日,羅家倫承命向大陸廣播,指五四運動是一群有文化意識的愛國青年,基於國家民族之愛的自動自發運動,是新文化運動與愛國行動的合流,與“五四”之後兩年才正式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組織無關,李大釗當時也非共產黨員。羅家倫關於中國共產黨尚未成立也無獨立組織的說法,同時成為國民黨的官方宣傳版本。
羅家倫認為,五四運動核心在於“外爭國權”—— 打倒帝國主義,“內除國賊”—— 打倒軍閥勢力,標榜“科學、民主”,因此是中國的啟蒙運動。他提出五四運動的三階段論:第一階段是文學革命,推行白話文;第二階段是新文化運動,解放人民思想;第三階段則是愛國運動。
同時,羅家倫指出,五四遊行當天,雖然攻進曹汝霖住宅,毆打章宗祥,二十三名學生被捕後獲釋,畢竟屬於小規模衝突;也是因為愛國學生覺得和約問題並未解決,親日政客也未打倒,必須再接再厲,才有六三遊行示威,北洋軍閥逮捕千餘遊行群眾,引發全國公憤;其後,上海、天津等地陸續響應罷課、罷市,阻止巴黎和約簽字,讓親日政客下臺免職,才初步達到愛國運動的目標。
為聲援羅家倫,國民黨多次邀胡適赴臺講學。胡適說,“五四”就是青年的愛國運動,強調自由思想,抵制教條主義、刻板主義。
面對中國共產黨提出陳獨秀以“文學革命論”帶領“五四”之前文學革命
思潮,李大釗帶動學生共產主義信仰與行動的宣傳戰,乃至魯迅等人在文學
創作上的衝鋒效果,國民黨政府被迫必須肯定胡適等人的歷史定位與發展新
文學、新文化的努力,方能解決“五四”是否由共產黨領導這一重大問題。所以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以及文學解放的觀點,被國民黨重新賦予極高的評價。
事實上,傅斯年、羅家倫等人雖然發動並參與五四學生遊行,但被當做五四精神導師的胡適,卻是徹徹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