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貝雕現有七大系列近千個花色品種,主要以花鳥、山水、人物、靜物等為題材,作品珠光晶瑩、古樸典雅,具有鮮明的裝飾性和觀賞性。大型立體擺件《九龍壁》、《龍鳳寶瓶》、《龍舟》、《珍貝鑲嵌雙面座屏》等作品,雍容華貴、精美絕倫。特別是長3米、寬2米多的巨型畫屏《文成公主進藏圖》,上面有84個人物,一邊是唐朝歡送文成公主的文武使者與樂隊儀仗,一邊是西藏迎親的文武官員、樂隊與犛牛等。整個貝雕構圖嚴謹、層次分明、色彩絢麗、形象逼真、形態各異,生動地再現了文成公主進藏的盛況。
五、煙臺抽紗
抽紗又稱花邊、補花,是從刺繡發展而來的,以亞麻布、棉布或棉麻混紡布為材料,屬於中西結合的刺繡工藝。一般是根據圖案設計的不同,在漂白或淺色的布上以手工的方法將花紋部分的經線或緯線抽去,然後用針線加以連綴,從而形成透空的裝飾花紋圖案。
透過對隋唐時代廟宇、祠堂的帷帳、桌圍、傘蓋等文物的考證,人們發現遠在公元6世紀膠東民間的刺繡水平就已經很高了,只不過當時將這種工藝稱為“組訓”、“花絛”、“絛子”、“絡子”等。
到了明清時代,適合繡花被面、枕頭、衣裙、轎衣、座墊等刺繡品的針法已經達到20多種,民間還出現了用棉線或絲線編織的網狀花邊。鴉片戰爭後,歐洲的民間刺繡和編織工藝傳入煙臺。據1915年的《直隸實業雜誌》記載:1894年,煙臺始有手製縷花。民國初年,抽紗花邊的生產已遍及膠東各地。1931年出版的《中國重要商品》記載:“中國花邊工業之中心,以山東省煙臺及其附近一帶為盛。”
隨著法國、義大利等國家抽紗工藝的傳入以及與我國民間刺繡工藝的融合,抽紗的製作工藝發生了重大變化,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質地輕薄滑爽、光潔細緻、構圖新穎、圖案佈局均衡、手工針法富於變化、做工精湛、品種繁多。特別是煙臺抽紗中的手繡、手編,更是刺繡和花邊工藝中的精華。此外,透過牟平、萊陽的刁平繡和彩繡,煙臺“八大邊子”的蓬萊梭子花邊,棲霞棒槌花邊,招遠網扣花邊,龍口、海陽的鉤針花邊等工藝製作出來的抽紗作品,既有濃郁芬芳的民間氣息,又顯得雍容華貴、典雅大方。
六、淄博美術玻璃和陶瓷
淄博美術琉璃又稱“料器”,是以博山當地盛產的琉璃料條加工而成的各種工藝美術品的統稱。有關學者從史志和當地的琉琉爐遺址發掘中得到證實,博山美術琉璃的成批生產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明代萬曆年間,博山一帶料爐遍地,已成為中國琉璃工藝品的主要產區。清初,博山的琉璃製品“北至燕,南至百粵,東至高麗,西至河外,其行萬里”。1696年,朝廷詔令內務府造辦處設立玻璃廠後,每年都要召博山琉璃工匠赴京服役,博山琉璃技藝由此傳入京城。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6)
除了淄博美術琉璃外,當地的美術陶瓷也極為出名,與美術琉璃並稱雙珍。其歷史甚至比琉璃早很多,稱譽海內外的時間也很長。據考證:宋代時的淄博被譽為“瓷都”,不僅因其遍地瓷爐、陶瓷產品豐富,更重要的是因為生產出了“雨點瓷”(又叫油點瓷或天目釉)與“茶葉末釉”等陶瓷藝術中的珍品。尤其是“雨點釉陶”(產於博山,始於宋代,因漆黑的釉色表面上星布著斑點而得名),如果用其盛茶水,斑點就會如金星般熠熠發亮。可惜的是,青花白釉瓷興起時,油點瓷製作技藝逐漸失傳。
1936年,著名博山陶瓷藝人侯相會經過多年實驗,終於再次研製出“雨點瓷”:在似漆的底色上疏密有致地遍佈著粟米大小的銀白色圓點,倒入茶水,器內金光熠熠;注入清水或白酒,銀星閃耀、晶瑩奪目……博山“雨點瓷”自此揚名海內外。
七、周村絲綢
周村的前身是商代的於陵侯國。據考證:於陵是中國桑蠶絲綢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商代時已是重要的絲綢紡織中心,被稱為“絲綢之鄉”。漢代,全國共有從事絲織品加工的三服官兩處,以於陵、臨淄為代表的齊國就是其一,其產量佔國內總產量的60%以上。
明末清初,周村的絲綢業更加發達,產品遠銷新疆、內蒙古等地,有的甚至遠銷海外。據1936年出版的《現代本國地圖》中記載:“周村絲織業之盛,所織絹、縐、綢、綾 之屬,稱山東第一。”當時的民謠“桑植滿田園,戶戶皆養蠶;步步聞機聲,家家織綢緞”生動地描繪了周村絲織業的繁榮景象。
周村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