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年間,昆嵛山就已經被佛教、道教的僧人、道士們相中,他們紛紛來此修建道觀、寺廟。到隋唐年間,昆嵛的七十二峰(崮),峰峰有寺廟,崮崮有道觀,香火經年不斷。金元年間,陝西咸陽名士王重陽雲遊至此,發現昆嵛山正是自己的心儀之地,遂在此修仙佈道,創立了道教全真派,昆嵛山從此成為中國道教名山。
昆嵛山峰巒疊翠、古木參天、資源豐富、林木結構合理,現已形成較為穩定的森林生態群落,森林覆蓋率達82%以上。山中有木本植物320多種、草本植物600多種、可供觀賞的花卉340多種,其中有南方的杉木、東北的紅松、美國火炬松、山東最大的“活化石”水杉、落葉松、馬褂木、華山松、辛夷花、火炬樹和千年樹齡的銀杏、杜松、300年樹齡的北方玉蘭王等等。
昆嵛山屬長白山系,嶗山山脈,多為花崗岩,地形複雜多變,溝谷曲折幽長,形成以溪水、瀑布、清潭、山泉為主的水體景觀。在眾多景觀中,九龍池瀑布是一處“人間仙境”:九龍池是自然形成的九個水池,懸在半山腰,飛濺的瀑布相互撞擊,尤為壯觀。傳說這九個水池是九條巨龍留下的:九條巨龍犯罪被貶到此地,後來天下大旱,玉帝令他們戴罪立功。九龍被赦免後,非常感激,施展神威破壁飛出,留下了這九個水池。
昆嵛山由於地形地勢特殊,形成了眾多自然奇景,最著名的有“泰礴日出”、“昆嵛疊翠”、“龍池噴雪”、“山市蜃樓”、“古洞煙霞”等。
除了自然景觀,昆嵛山的人文景觀也非常多,包括古蹟遺址、碑碣石刻、名人史料等,如全真教的發祥地煙霞洞、膠東第一古剎無染寺、名揚全國的嶽姑殿、龍王廟、九龍池、齊王墳等。全真教的發祥地煙霞洞內有元朝和明朝的聖旨碑、“銅碑”、丘處機手書石刻;無染寺中有唐昭宗光化四年的無染院碑、清光緒年間重修無染禪院碑等。
第八章 齊魯名山古寺(6)
此外,昆嵛山上道教遺址遍佈,是一座天然道教博物館。如“混元殿”、“眾仙墳”、“老君廟”、“臥仙石”、“會仙橋”、“玉皇閣”、“聚仙台”、“東華宮”、“三清殿”等,至今香火不斷。這些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進一步體現了“古”、“秀”、“奇”、“幽”、“俗”的特色。
昆嵛山不僅古老神奇、秀麗多姿,而且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近年來,政府加大開發力度,初步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目前已推出泰礴頂、煙霞洞、九龍池、嶽姑殿和無染寺等5個旅遊景區,數十個旅遊景點,是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
六、人間仙境:蓬萊閣
蓬萊閣位於蓬萊城北的丹崖山上,始建於宋代,原本是一幢單獨的閣樓。明朝年間,官府在附近增建了一批建築物,通稱蓬萊閣。清代,蓬萊閣再次修繕擴建,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坐北朝南、雙層木結構、繞以迴廊,並由蓬萊閣、呂祖殿、三清殿、天后宮、龍王宮、彌陀寺等建築組成的蓬萊閣,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到了1�89萬平方米。
由於居中的主體建築“蓬萊閣”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再加上當地海水浩淼、雲霧變幻,有“仙閣凌空”、“海市蜃樓”、“漁梁歌釣”、“日出扶桑”等十大勝景,還有秦始皇訪仙求藥的歷史故事和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所以這裡始終帶有浪漫的神秘色彩,被當地人稱為“人間仙境”。
走近“蓬萊閣”就可發現閣門上方懸掛著一塊橫匾,清代書法家鐵保書寫的“蓬萊閣”三個大字雄渾有力、剛健俊朗。“蓬萊閣”內供奉著三組“神仙”塑像:第一組塑像是東海龍王敖廣的龍王宮;第二組塑像是海神娘娘林默的天后宮;第三組塑像是八仙聚居的蓬萊閣大殿。
“蓬萊閣”風景優美,自古就成為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閣內的亭、殿、廊、牆之間,楹聯、斷碣、碑文、石表等比比皆是,最為有名的應屬蓬萊閣東側的“碧海丹心”石刻,乃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將領馮玉祥的手跡。據說:馮玉祥將軍與李烈鈞先生等人在1939年曾經遊覽蓬萊,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最為艱苦的時候,眾人都不滿蔣介石明抗日、暗賣國的做法。李烈鈞先生游到興處,揮毫寫下了一幅對聯:“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然後讓馮將軍題橫幅。馮玉祥略加思索後寫下了“碧海丹心”四個大字。後人為了感念他的愛國豪情,將“碧海丹心”刻成石碑用以存留。
除此之外,“蓬萊閣”後壁上還刻有“海不揚波”四個大字。據說此字創作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