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賞,稱其“描寫詳細而委曲,用筆變幻而熟達”,“說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覺得可親,並不覺得可怕”。事實上,《聊齋志異》作為我國古代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不僅為當世人競相摹仿、改作,就是在今天仍有借鑑的價值。

二、甲骨文的發現者:王懿榮

王懿榮(公元1845—1900年),字正孺、廉生,福山縣(今山東省福山區)古現村人,我國近代金石文字學家、甲骨文的發現者和愛國志士。

王懿榮出身於封建士大夫家庭,祖父王兆琛為嘉慶二十二年進士,官至山西巡撫,生前著有《正俗備用字解》、《眄棠書屋文集》等。其父王祖源,道光二十九年拔貢,官至四川成綿龍茂兵備道並署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曾彙編《天壤閣叢書》。王懿榮自幼在家鄉讀書,先後受業於母舅謝琴南、謝虞臣,表伯張墨林等人。15歲時隨父親進京,並拜翰林院編修崔清如與禮部主事周孟伯等人為師。

青年時的王懿榮雖飽讀詩書,在科舉考試的道路上卻一直不順利,連續7次鄉試都名落孫山。在此期間,王懿榮“篤好舊槧本書、古彝器、碑版圖畫之屬”,尤其潛心鑽研金石文字之學,曾為了搜求文物古籍,四處走訪,足跡遍及山東、河北、陝西、河南、四川等地,“凡書籍字畫、三代以來之銅器印章、泉貨殘石片瓦無不珍藏而秘玩之”。自同治元年至光緒七年(公元1862—1881年),王懿榮先後拜訪當時著名的收藏家、金石文字學者潘祖蔭、吳大澄、巨鶴泉、繆荃孫、陳介祺、王孝禹等,經過19年的努力終於撰寫完成《漢石存目》、《南北朝存石目》等書,一舉成為當時著名的金石文字專家。

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36歲的王懿榮考取進士,從此走上仕途。1883年任翰林院編修,1894年升任侍讀,併入值南書房。曾三任翰林院庶常館教習,三為國子監祭酒,“諸生得其指授,皆相勉為實學”,時人稱“太學師”。

王懿榮在學術上的最大貢獻在於發現了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商王朝時期,古人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一種文字,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最早、體系較完整、較成熟的象形文字,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歷史,大多為王室遺物,上面詳細記載著當時的天象、曆法、家業、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內容。

關於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目前存在兩種說法:第一種,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榮得了瘧疾,家人到藥店抓了一副中藥,其中有一味藥叫“龍骨”。 王懿榮發現上面刻有刀痕,與銅器銘文頗為相似,急忙到藥店挑揀那些刻有文字的“龍骨”,並高價買回。後經考證斷定為商代文字,是商王室的“檔案”。另一種說法,一些古董商知道王懿榮是鑑別文物的專家,就將從河南安陽出土的龍骨帶到北京,請求王懿榮鑑定。王懿榮審定為“殷商故物”,於是高價收購。

甲骨文的發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把中國漢字的歷史推到公元前1700年的殷商時代,開創了文字學、歷史學研究的新局面。

王懿榮發現甲骨文時,正值八國聯軍入侵,並進攻天津威脅北京。身為四品京官的王懿榮正奉命出任京師團練大臣,負責率領兵勇保衛京城。兩個月後(1900年),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清朝統治者慌作一團紛紛逃命,慈禧太后也挾帶光緒皇帝逃往西安。危急時刻,王懿榮作為文官仍竭盡全力籌劃保衛京城事宜。

1900年7月20日,八國聯軍攻入外城,王懿榮親自率領兵勇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敗回。回到私宅的第二天清晨,得知侵略軍已經攻入內城,王懿榮不禁萬念俱灰,寫下了絕命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於止知其所止,此為近之。”然後投井殉國。

王懿榮死後家道中落,他的兒子將家中收藏的甲骨賣給了王懿榮的好友、《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劉鶚根據對這些甲片的研究,寫出甲骨專著《鐵雲藏龜》,使世人眼界大開,研究甲骨文從此成為一門系統的學科。

。 想看書來

第七章 齊魯先賢遺蹟(1)

齊魯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深遠,一些先賢聖者的思想不僅影響了中國,甚至還影響了世界。而先賢聖者的遺蹟自然是國人思想的寄託之所、民族文化的肇源之地。

第一節

曲阜三孔:孔府、

孔廟、孔林

山東省西南部有一個擁有眾多孔姓人口的縣級市,那就是有5000多年曆史的“東方聖城”——曲阜。“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