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濟,在遇到困難時低估經濟。

每隔10年左右,人們便會斷言週期性的結束。他們認為,繁榮期會永無止境滾滾向前,或者不良趨勢將得不到遏制。在這個時候,他們談論的是“良性迴圈”或“惡性迴圈”—週期永遠自發地朝著某一方向發展。

例如,1996年11月15日,《華爾街日報》上報道過一個正在逐漸達成共識的觀點:“從會議室到起居室,從國家機關到交易場所,一個新的共識正在形成:大而壞的商業週期已經被馴服了。”然而,在那之後的許多年裡,真的出現過穩定而缺乏週期性的經濟環境嗎?1998年的新興市場危機、2002年的經濟衰退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又當作何解釋呢?

認為週期性已經結束的信念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基於一個危險的前提—“這次是不同的”。這6個字應該令任何瞭解過去、知道這種錯誤在不斷重演的人心懷恐懼—或許還預示著贏利機會。因此,當出現這種形式的錯誤時,具有識別它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我最喜歡的書是一本名叫“哦,真的嗎?”的小冊子,編著於1932年,內容是大蕭條前的商界人士和政治領導人的智慧。從書中來看,即使在當時,專家們對不受週期約束的經濟的預測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當前的繁榮是不會中斷的。(邁倫·E·福布斯,皮雅士–雅路汽車公司總裁,1928年1月1日)我不得不對“這個國家的繁榮必須而且必定會在未來減少和消退”的說法發出反對的聲音。(E·H·H· 西蒙斯,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1928年1月12日)我們不過處在一個將載入史冊的黃金時代的起點。(歐文·T·布什,布什端子公司總裁,1928年11月15日)國家的基本事務……都建立在一個健全而繁榮的基礎上。(赫伯特·胡佛總統,1929年10月25日)有時候,當一個上行趨勢或下行趨勢持續的時間很長並(或)到達極端時,人們開始說“這次是不同的”。他們援引地緣政治、機構、技術或行為的變化,表明“舊規則”已經過時。他們做出投資決策,推斷近期趨勢。然而隨後的結果卻證明,舊規則仍然適用,週期重新開始了。最終樹木沒有長到天上,也很少有東西歸零,但大多數現象是有周期性的。

《你不能預測,但你可以準備》,2001年11月20日我們的結論是,在多數時間裡,未來看上去與過去極為相似,既有上行週期,又有下行週期。證明“一切會更好”的最佳時機是存在的,那就是當市場觸底、人人都以廉價拋售的時候。危險發生在市場創紀錄地觸及既往從未達到過的高點的時候。這種情況過去有,未來也將會再次發生。

《這次會有不同嗎》,1996年11月25日無視週期並推算趨勢是投資者所做的最危險的事情之一。人們表現得彷彿做得好的企業將永遠好下去、業績高的投資將永遠高下去的樣子,反之亦然。實際上,相反的行為可能更為正確。

有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當投資新手第一次看到這種現象的時候,他們會以為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週期的中斷—有可能要發生了。但是當這種現象第二次、第三次出現時,這些現在已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就應該意識到,週期是永遠不會中斷的,他們應該將這種認識轉化為自身的優勢。

下一次,當你面對一個以“週期已經中斷”為基礎而建立的交易時,記住,它永遠是一個失敗的賭注。

第 9 章 鐘擺意識當形勢良好、價格高企時,投資者迫不及待地買進,把所有謹慎忘在腦後。隨後,當四周一片混亂、資產廉價待沽時,他們又完全喪失了承擔風險的意願,迫不及待地賣出。永遠如此。

我平生第二份備忘錄寫於1991年,幾乎通篇內容都和我在那些年思考得越來越多的一個問題相關:鐘擺式擺動的投資者態度與行為。

證券市場的情緒波動類似於鐘擺的運動。雖然弧線的中點最能說明鐘擺的“平均”位置,但實際上鐘擺停留在那裡的時間非常短暫。相反,鐘擺幾乎始終在朝著或者背離弧線的端點擺動。但是,只要擺動到接近端點,鐘擺遲早必定會擺回中點。事實上,正是朝向端點運動本身為回擺提供了動力。

投資市場遵循鐘擺式擺動:

處於興奮與沮喪之間。

處於值得慶祝的積極發展與令人困擾的消極發展之間。

因此,處於定價過高與定價過低之間。

這種擺動是投資世界最可靠的特徵之一,投資者心理顯示,他們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