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難的。

………承擔風險而不自知,可能會鑄成大錯,但這正是人們在買進風靡一時、備受推崇、“絕不可能出問題”的證券時不斷在重複的事。另一方面,以營利為目的聰明地接受公認的風險是最明智、最有利可圖的投資的基礎—即使(或許正是因為)大多數投資者將其視為危險性投機而回避。

歸根結底,投資者的工作是以盈利為目的聰明地承擔風險。能夠出色地做到這一點,是最好的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區別。

以營利為目的聰明地承擔風險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以人壽保險為例。在知道人人都會死亡的前提下,美國人壽保險公司—美國最保守的公司—怎麼為人們的生命提供保險呢?

他們知道風險。他們知道人人都會死亡,因此在他們的演算法裡已將這一事實考慮在內。

他們能夠分析風險。他們會請醫生評估申請人的健康狀況。

他們能夠分散風險。他們有意識地混合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居住地的投保人,以保證自己不會遭遇罕見事件與大規模損失。

他們確信會為承擔風險得到良好補償。他們設定的保費能夠確保他們在投保人以精算表上的平均年齡死亡時盈利。如果保險市場是無效的—舉例來說,如果公司能按照假定在70歲身故的保費把保單賣給一個可能會在80歲身故的人—他們就能更好地防範風險,並在事態按照預期發展時(投保人在80歲身故)獲得超額利潤。

在高收益債券領域及制定橡樹資本管理公司其他投資策略時,我們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努力識別風險。考慮到我們的工作涉及到不少被某些人簡單地稱為“高風險”的資產,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聘請訓練有素的、具備分析投資與評估風險能力的專業人士。我們酌情分散投資。我們只有在確信可能的收益能遠遠彌補所承擔的風險時才進行投資。

多年來我一直在說,高風險資產如果足夠便宜,就能成為好的投資。關鍵在於知道何時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很簡單:以營利為目的聰明地承擔風險,長期反覆成功的記錄就是最好的驗證。

《風險》,2006年1月19日儘管風險控制非常重要,但風險承擔本身談不上明智與否,它是多數投資策略和投資利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人們在承擔風險時,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差;可能時機恰當,也可能時機不當。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如果你有足夠的技術協助你獲得更有利的利基,那就最好不過了。但是潛在隱患也很多,這些隱患是必須要避免的。

謹慎的風險控制者明白自己不知道未來。他們明白未來可能包含一些負面結果,但不知道結果會壞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結果發生的精確機率是多少。因此,最大的難題是無從知曉“多壞算壞”,繼而造成決策失誤。

極端波動和極端損失極少出現。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一直沒有出現,那麼看起來它們似乎越來越有可能永遠不會出現—這一關於風險的假設太保守了。因此,放寬政策和提高槓杆就越發變得有吸引力,並且往往就在風險終於抬頭的關頭成為現實。正如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隨機漫步的傻瓜》中所寫的:

現實比俄羅斯轉盤殘酷多了。首先,現實很少射出致命的子彈。就像一把槍膛裡可以裝下幾百發甚至上千發而不只是6發子彈的左輪手槍,試過幾十次之後,人們便忘記了子彈的存在,誤以為自己很安全……其次,俄羅斯轉盤這類遊戲的規則非常明確,只要會6的乘除法的人都能看到風險,但人們卻看不到現實生活舉起的槍管……於是人們不知不覺中就玩起了俄羅斯轉盤—不過以“低風險”的名字稱呼它而已。

2004~2007年,金融機構玩了一場自以為是低風險遊戲的高風險遊戲,就是因為他們假設的損失與波動太低了。當時他們只消說:“這些東西是有潛在風險的。房價漲得太高了,抵押貸款太容易拿到了,所以房價可能會普遍下跌。所以我們承擔的風險只要達到取得過去的業績所承擔風險的一半即可。”我們也將會看到一派完全不同的景象。

“他們應該作更保守的假設”說起來容易,但是要保守到什麼程度呢?你不可能在最壞情況假設的基礎上經營企業,否則你什麼事都做不了。況且“最壞情況假設”的說法並不確切;除非完全損失,否則最壞情況是不存在的。現在我們知道,寬客們不應假設房價不可能出現全國性下跌。但是在你最初假設可能出現房價下跌時,你有下跌多少的準備?2%?10%?50%?

2008年的新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