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將會比較大的時候。如果價格在每股60美元的時候你喜歡它,那麼當價格跌到每股50美元的時候,你應該會更喜歡它……價格跌到每股40美元、30美元的時候,你對它的喜愛應該會進一步加深。但是在損失面前人人都會不安,直至最後所有人都產生疑問:“也許是我錯了吧?也許市場才是對的?”隨後,當人們開始想“股票跌得太厲害了,我最好在它的價格趨於零之前脫身”的時候,危險性達到了頂峰。這是一種導致股票見底的思維……並且會引發拋售狂潮。
不懂利潤、股利、價值或企業管理的投資者完全不具備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的決斷。周圍的人都炒股賺錢的時候,他們不可能懂得:股票價格已經過高,因此要抵制進場的誘惑。市場自由落體的時候,他們也不可能有堅定地持有股票或以極低的價格買進股票的自信。
《非理性的繁榮》,2000年5月1日估價正確卻不堅定地持有,用處不大。估價錯誤卻堅定地持有,後果更糟。這句話表明恰到好處是多麼困難。
………給多數投資者—當然其中大部分是業餘投資者—一劑真話血清,然後問他:“你用的是什麼投資方法?”答案必然是:“我在尋找能夠上漲的東西。”但是對利潤的追求必須建立在更加有形的東西之上。在我看來,最佳選擇就是基本面所反映出來的內在價值。對內在價值的準確估計是進行穩定、冷靜、有利可圖的投資的根本基礎。
當價值投資者買進定價過低的資產、不停地向下攤平並且分析正確的時候,就能獲得最大收益。因此,在一個下跌的市場中獲利有兩個基本要素:你必須瞭解內在價值;同時你必須足夠自信,堅定地持股並不斷買進,即使價格已經跌到似乎在暗示你做錯了的時候。哦,對了,還有第三個基本要素:你必須是正確的。
第 4 章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成功的投資不在於“買好的”,而在於“買得好”。
假設你已經認識到價值投資的有效性,並且能夠估計出股票或資產的內在價值;再進一步假設你的估計是正確的。這並不算完。為了知道需要採取怎樣的行動,你必須考察相對於資產價值的資產價格。建立基本面—價值—價格之間的健康關係是成功投資的核心。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必須以價格為根本出發點。事實屢次證明,無論多好的資產,如果買進價格過高,都會變成失敗的投資。同時,很少有資產會差到以足夠低的價格買進都不能轉化為成功投資的地步。
當人們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只買A”或“A是一個很棒的資產類別”時,聽起來很像是在說“我們會以任何價格買進A……無論B、C、D的價格怎樣,我們都要先買A”。毫無疑問這是錯的。沒有任何資產類別或投資具有與生俱來的高收益,只有在定價合適的時候它才具有吸引力。
如果我想把我的車賣給你,你會在回答是或否之前問價。沒有認真考慮價格是否公平的投資決策就是犯傻。但是,當人們像20世紀90年代買進科技股那樣,不經仔細考慮就決定買進某種東西時(或者像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不願買進垃圾債券那樣單純不願買進某種東西時),他們就是這麼做的。
總而言之,不考慮價格的想法是談不上好壞的!
《最重要的事》,2003年7月1日………如果以公平價值買進某種東西,那麼你可以預期得到將風險因素考慮在內的公平收益,這就是有效市場假說的基本前提—很有道理。但是積極投資者追求的不是普通的風險調整後收益,他們需要的是豐厚收益。(如果公平收益就能令你滿足,何不被動投資於指數基金以省下一大堆麻煩呢?)所以說,以內在價值買進證券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以超過價值的價格買進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需要大量艱苦的工作和運氣才能使以過高價格買進的東西轉化為成功的投資。
還記得我在上一章提到過的漂亮50投資嗎?在高峰時期,許多大公司的市盈率(股價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率)高達80~90。(相比之下,戰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一般在15上下。)這些公司的追隨者似乎沒有誰為估價過高而擔憂。
隨後,在短短几年間,一切全都變了。20世紀70年代初,股市降溫,在外部因素如石油禁運以及不斷增長的通貨膨脹的籠罩下,局勢變得更加黯淡,漂亮50股票暴跌。80~90的市盈率在幾年之間就跌到了8~9,這意味著投資美國最好公司的投資者賠掉了他們90%的資金。人們買的是大公司的股票不假,但他們買進的價格卻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