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在今廣州海珠廣場的西側——問金城道:“先生可知道這珠江為什麼叫珠江?”

“不清楚,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當然有。聽祖上的人流傳下來的說法,古代這裡屬百越,那時有個南越王叫做趙佗,他有一顆鎮國之寶叫做陽燧寶珠,發出來的寶光照到人眼花。他死了後,他的大臣見他生前這樣喜歡這顆寶珠,就拿了它殉葬。

“後來有個讀書人叫崔偉,有一年中無節,他在三元宮看演大戲,見到有個討飯的老太婆撞翻了賣酒檔的酒,被人捉住沒錢賠,他就做了好心,脫了自己的外衣幫老太婆賠酒錢。哪知這老太婆是個神仙,叫鮑姑——三元宮有個鮑姑井,你知不知道?為了報答崔煒,鮑姑就帶了他遊趙佗的墳墓,使他得了那顆陽燧寶珠。

“崔煒得珠的事在廠州城傳開了,沒過多久就來了一個波斯商人,說他們的國王丟失了一顆摩尼珠,也是鎮國之寶,跟崔煒得的寶珠完全一樣,願用十萬貫重金買回去。開始時崔煒不肯,但後來還是成交了。

“波斯商人得了寶珠,就滿心歡喜啟程回國。船就走到這裡……”這時小船正好在海珠石旁邊劃過,陳應用手指著這塊浮出江面,在烈日照射下果真好像有點珠光主氣的大石,對金城道:“先生,這就是海珠石。”

“這個我知道。”金城對這塊大石不知看過多少次了,“那波斯商人後來怎麼樣?”

“當年波斯商人經過這裡時,兩岸是稻田、蔗林,可沒有這麼些屋。他見景色這樣迷人,便想起他的寶珠來。他正把寶珠放在掌心上觀賞,突然狂風驟起,白浪翻騰,航船顛簸起來。波斯商人正想把寶珠放回箱中,哪想一道白光從他掌心衝起,再如箭般射入江中。寶珠在江中旋著,隨後鑽到一塊巨石下面,從此後,誰也找不到它了。”

“那塊巨石就是海珠石?”

“沒錯。”

“從此這條江就叫珠江了?”

“正是。”

“那跟神龍廟有什麼關係?”

“唉,”陳應急起來,“我還未說完哪!自從陽燧寶珠鑽到這塊海珠石底後,每到晚上,這塊石就隱隱放出光來,所以才叫它海珠石。但寶物在凡間放得時間長了,玉皇大帝還是要把它收回去的。那一年正是乾隆皇下江南來到省城,日子就是五月十一,這天黃昏時分,斗大的太陽正墜落珠江,照得江面一片金光,突然颳起一陣狂風,江面翻起大浪,空中濃雲翻滾,一道閃電把雲團分開,一條金龍從中飛出,隨之一道金光射入珠江,一眨眼,這條金龍已在現在的神龍莊出水,有人看見它口中銜著一顆寶珠,光芒四射,沖天而去。神龍走後,立即風平浪靜。照祖上的老人家說,那是玉皇大帝擔心乾隆皇知道有這顆寶珠,派人去挖,所以派神龍下凡把它收回去了。”

“但我們怎麼知道神龍收回的就是那顆陽燧寶珠呢?”金城明知這是神話,但有意抬槓,想逗逗這位漁家。

“當然是那顆陽燧寶珠!”豈料陳應一點都不覺得這是神話,語氣非常認真,“因為從此以後,就再沒有人看見過那塊海珠石在晚上隱隱放光了。先生,你見過嗎?”

金城沒料到陳應竟會這樣來證明並反問自己,不覺愣了一下,連忙道:“對,對,我沒見過。”心中卻笑道:“我的天,乾隆下江南距今一百六七十年了,乾隆以前的人有沒有見過,誰知道?”

兩人繼續聊著,不知不覺便來到神龍莊渡口。陳應指指岸上不遠的一座廟宇道:“那個就是神龍廟,據說靠它鎮著江面,才得以風平浪靜。”

金城舉頭望去,果然見廟前聚了很多人。他給了陳應一個大洋,道聲:“有勞陳大哥。”便上了岸,向神龍廟走去。

神龍廟坐西朝東,佔地不大,跟在省城東面廟頭村的南海神廟相比差得遠了,廟內供奉的竟是一幅大畫,畫的是一條金龍口銜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騰空而起,背景是滿天的晚霞。跟陳應講的一樣。可惜年代已久,畫面顏色已變得灰濛。供桌上擺滿供果香燭,不少人在跪地叩拜。金城看這些香客,除村民外,大部分是漁民。

金城看了一會,走出廟外,問一位中年村民:“請問阿叔,如果從水路來神龍莊,有幾個碼頭可以上岸?”

“哪有幾個碼頭,”中年人覺得金城問得奇怪,“神龍莊就這麼一片地,就一個碼頭。”說著,指指金城剛才上岸的碼頭。

“謝謝。”

金城離開神龍廟,進了村,打聽到謝泛正在謝氏祠堂,便直接去找他。

祠堂是中國傳統的宗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