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工作之難是可以想見的。我們下鄉住科加村時,曾遇到駐謝爾瓦村的幾位海關和檢疫人員。每年十一月中旬至第二年五月大雪封山期間,撤回拉薩或獅泉河;商道通行的六至十月駐站。根據尼泊爾的具體情況與友好關係,國家規定海關稅收減免百分之九十。鑑於近年來扎達縣發現從國外傳播而來的某些疫病情況,加強了檢疫工作。當然,檢疫只能抽查,每隻牲畜檢疫內容多達二十多項,檢疫收費很低,每隻羊二元,牛馬大畜五元。就這樣,許多尼泊爾人還交納不起。檢疫是有效果的,在丁嘎就發現了幾隻有疫病症狀的羊子。
海關與邊防檢查站有聯檢關係,協同緝私,一九八八年查出價值四十萬元的皮張、虎骨和淫穢物品之類。
同是在科加,我們又見到了前往邊境線引渡尼泊爾人的縣邊防檢查站的負責人。這個編制極少的檢查站,要負責二百一十公里長的邊境線,二十幾條通道。近幾個月來,由於風聞達賴喇嘛要在印度講經,一些信徒就擅自偷越國境。所以每月都能截獲小批次的越境者。本次是在幾天前的科加截獲的八個:四個拉薩人和四個康巴人。由一尼泊爾人擔任嚮導,事先曾講明:每人交費二百元,安全抵尼境時再結帳。
等我們從科加返回普蘭,集體應邀去邊防檢查站做客,喝咖啡,就見這位負責人真真操心透頂:所截獲之人,都須管吃管住,還管開車把他們遣送回家——所有這些,都是在拉薩,在其它地方工作的人所體驗不到的。不僅是工作繁重、麻煩事多——面對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尼泊爾人、內地人、藏族尤其是康巴人,外加文化生活單調,副食、日用品價格昂貴。總之我覺得,常年在這裡工作,是一種犧牲。
在縣上還見到一位山東老鄉,援藏不久的王副縣長。從富庶的家鄉茫茫人海中來到偏遠縣城,這落差也夠大的。這些援藏幹部與我們不同,我們年輕時進藏,大多在藏成家,西藏已變為生命的一部分,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則拋妻別子,怪不容易的。西藏的幹部輪換制度始終在嘗試之中,至今也未有成熟完善的方案出臺。
現在該來談一談普蘭的一大名勝——古宮了。在去往塘嘎市場的路上,賢柏林寺遺址所在山巔之下的山腰,蜂窩似地滿布著窯洞,有古舊的樓臺懸空伸出,其上斜掛數條經幡迎風飛舞。這就是傳說中的仙女引超拉姆的飛昇處。這神蹟源自於藏族著名的《洛桑王子》的故事。據說由民間故事後成為八大藏戲之一的。故事梗概如下:一漁夫(獵人)因救了湖中龍王的命,得到捆仙索,縛住了美麗的仙女引超拉姆,本意想娶其為妻,但因身份低賤,仙女抵死不從。後經高人指點,漁夫便把引超拉姆獻給了洛桑王子,被封為王妃。由於王子和仙女恩愛異常,引起了他先前的五百位后妃的忌妒。妒忌的后妃們與一位兇殘巫師勾結起來密謀陷害。巫師謊稱北方有敵,使洛桑王子出征迎敵;後又矇蔽了老邁昏庸的國王,巫師率領五百后妃要對引超拉姆剖腹取心。萬般無奈,引超拉姆只得忍痛飛向天庭。待到洛桑王子凱旋,發現人去樓空,便解甲卸刀,追尋而去。一路披星戴月,歷盡千難萬險,終於找到天宮。隨後又戰勝了引超拉姆父王的種種刁難和考驗,終於雙雙返回家鄉。巫師和五百后妃都受到了應有懲處。最後是一大團圓結局:洛桑王子繼承了王位,引超拉姆做了王后,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這是一個典型的真善美戰勝假惡醜的故事。這類故事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版本,搞不清誰是誰的翻版,大約出自同樣的理想願望和同一個思維模式。例如李秀明主演的《孔雀公主》,據說是取材於雲南傣族民間傳說,但兩劇人物、故事情節幾無二致。
普蘭人以洛桑王子的同鄉為自豪(如同格薩爾一樣,人們極樂意認英雄為同鄉,到處都有格薩爾的誕生地,賽馬稱王地以及生活作戰遺蹟。洛桑王子也是)。但藏戲中的五百后妃,被認為不確,因為普蘭縣城,古宮一帶的洞穴曾住過二千五百后妃,現遺址尚存。孔雀河沿岸也還有洛桑王子的許多遺址;有一個村莊的人們都自稱是那位捉了仙女又奉獻的漁夫的後代。因為當年洛桑王子為答謝漁夫,曾免去他的全部差稅。
登上這高數十米的古宮,鑽進供奉引超拉姆塑像的洞窟,見滿牆壁畫被煙燻得油亮,看守這座古蹟的一位少年熱心地描述當初引超拉姆如何從此地飛昇的情景。他也肯定地說,洛桑王子就是娶過二千五百名嬪妃。
我們尾隨他又看過幾個洞。那洞頂被經年煙燻,油煙已結成奇形怪狀的黑極亮極之物,有如金屬。看來從前是住過很多代人,同時看來這片洞窟群早年距離地面不應該如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