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什麼考慮,別人他反對也就算了,但高配常委的人是你,他也提出強烈的質疑,就讓人琢磨不透了。”
其實不難理解吳才洋的反對聲音,就以夏想的推測,他高配常委在政治局透過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在他現在既和平民勢力關係不太密切,又和家族勢力關係若即若離的情形之下,不止吳才洋會開口反對,總理恐怕也不會贊成。
夏想不說話,只等梅昇平繼續說下去,因為他現在不管說什麼,都意義不大。
“總理和總書記沒有表態……”梅昇平的目光有意在夏想的臉上停留了幾秒鐘,又說,“蔣雪松倒是持贊成的意見,還有軍委副主席林華重也表態支援。”
蔣雪松是京城市委書記,對夏想一向有好感,而且因為和曹永國多年共事的原因,對他也頗為欣賞,蔣書記開口贊成,是送順水人情。
軍委副主席林華重,夏想並不認識,但不用猜也知道,是老古的人情。沒想到,老古的影響力還真是驚人。夏想也很慶幸和老古成為忘年交,從廳級到副省,缺少軍方的支援,很難跨越關鍵的一步。即使勉強入了門,軍方不支援,也很難站穩腳跟。
“但反對的聲音還是一面倒……”梅昇平微微停頓了片刻,見夏想已經由最初的吃驚恢復了平靜,也是暗暗佩服夏想的控制情緒的能力,任誰在面臨正廳到副省的升遷時,都會提心吊膽,畢竟是太關鍵的一步了,他又說,“不過關主席表示了謹慎樂觀的支援,雖然方案暫時擱置了,但隨時可以重提,關鍵的前提是,吳才洋必須支援。”
是呀,吳才洋不支援,別人再支援也力度不大,因為吳才洋是中組部部長。
除非總書記和總理都表態,但總書記和總理在這樣的小事上面,輕易不會表明立場,夏想想了一會兒,就問出一個關鍵的問題:“委員長是什麼態度?”
夏想對委員長記憶猶新,印象中,委員長似乎和總理的關係更近一些,當然只是他的個人感覺,實際上政治人物的立場很難摸得清,除非關係近到了一定的程度。
“沒表態。”梅昇平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老朋友一樣拍了拍夏想的肩膀,“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只要你想辦法說服了吳才洋,我可以保證有三四個政治局委員表態支援,再找邱家出面,又能拿下兩三票,關鍵是吳家的立場一改變,吳才洋同意的話,他一人就能帶動五六個支持者,你再和付先鋒談談條件,到時四家全力支援你,不信還替你爭取不到一個省委常委……除非總書記或總理有一人否決你。”
儘管梅昇平說得輕巧,但夏想只是簡單地一分析,就覺得難度還是很大,因為吳才洋要答應支援他,肯定會有先決條件,是不是苛刻暫且不說,就算他和吳才洋達成妥協,最後四大家族聯合將他抬進了燕省省委常委會,但他也會徹底地烙上家族勢力的烙印,從此與平民一系一刀兩斷。
或許總書記對他是左是右的立場並不十分在意,但總理肯定不行,總理和家族勢力之間,矛盾很深,一時很難化解,而且之間的政治鬥爭也一直沒有停過,他從天澤跳出之後,在是傾向家族勢力還是平民勢力的問題上,暫時緩和了許多,沒想到,一個省委常委的職務,就再次讓他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從正廳到副省,不明確立場,不站好隊伍,肯定不會有人大力支援你。副省級是中央直管的幹部,將會直接進入國家領導人的後備軍之中,必須要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否則誰會當你的幕後推手?
也是吳才洋反對他的根本原因所在,在他沒有明確和家族勢力站在一起之時,吳才洋絕對不會因為連若菡的關係,而一手把他推到副省的位置。
政治交易,尤其是副省以上的政治交易,來不得半點溫情。
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他靠向了家族勢力,總理有可能否決他。他靠向了平民勢力,吳才洋會持堅決反對的意見。
但又必須做出選擇,在面臨可能的升遷面前,夏想不動心那是騙人,誰不想步步高昇?雖然他才32歲,但能創造一個比古秋實更火箭速度的升遷,也能讓他多少滿足一下虛榮,也能青史留名。
只不過……讓一個32歲的市委書記去背後運作高配省委常委,實在有點強人所難。因為以他的年齡和資歷,需要的是有人在關鍵時候替他說話,拉他一把,而不是靠自己的力量上去。
一個人想上,也上不去,沒有梯子也不行。
“夏想,你可要想好了怎麼走好下一步。”梅昇平看出了夏想的左右為難,“老古病了,總理還有一屆就退了,現在吳老爺子還硬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