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社會,也謀取不了一官半職,就會形成階層的對立。長此以往,必將引發衝突。
由此,魏晉之時,中國國力極弱。
而在唐朝,雖然有士族門閥,但卻延續了隋朝起始的科舉制度,讓寒門士子有了一舉成名天下知的上進心,因此才開創了盛唐盛世。
現在實行的高考制度,其實和以往的科舉制度並無本質上的區別,但現在經過教育產業化的推波助瀾,再有家族勢力的崛起,權貴資本主義階層的形成,透過高考改變貧窮改變一生命運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因此,社會也趨向於正在形成權貴資本主義和平民階層的對立。
歸根到底,其實和魏晉時期計程車族和寒門之間的對立,並無二樣。
夏想明白了,關遠曲是拿士族來暗喻現今的家族勢力,來試探他的政治立場。
“其實有人得出結論是說,唐朝的興盛,是因為在完善了科舉制度的同時,又採取了對士族既拉攏又壓制的政策,拉攏,是給天下的讀書人樹立榜樣,讓所有的讀書人都可以透過科舉改變命運,可以晉身到士族的行列。壓制,就是控制士族勢力的進一步發展壯大,以免威脅到天下安定。”夏想也是借古喻今,含蓄地表達了他的立場。
關遠曲聽了,喝了一口茶,然後微微眯起了眼睛,似乎是在品茶,又似乎是在回味剛才夏想的話,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才緩緩睜開眼睛:“好茶,味道純正,有中和之氣。”又一停頓,他又饒有興趣地看了夏想一眼,“夏想,今天我和才洋說話,正好說到了你,你和才洋也熟悉?”
梅昇平在一旁古怪地笑,夏想就明白,關遠曲還不太清楚他和吳家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也就裝糊塗:“有幸認識吳部長。”
關遠曲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問,就一笑置之,梅昇平卻半真半假地說了一句:“夏想何止認識吳部長,關係還很密切。”
關遠曲微微流露出疑惑之色,梅昇平卻又跳躍性地轉移了話題:“夏想,今天有兩件事情要告訴你。第一就是秦唐市委宣傳部長的人選初步擬定了三個人,估計你也知道了,是傅曉斌、吳記根和安朋友。第二件事情就是燕省省委的班子會有幅度不小的調整。”
梅昇平說話的時候,一點也沒避諱關遠曲,由此可見他和關遠曲之間的關係已經密切到了一定程度,同時也說明,關遠曲和梅昇平之間有默契。
梅昇平怎麼說,夏想怎麼聽,在一位省委副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委員面前,還真沒有他說話的份兒。
“第一件事情你不用管,你也管不著。”梅昇平說話很直接,好在夏想完全可以接受,“第二件事情就需要你出面跑跑,因為事關你的切身利益。”
關遠曲接了一句:“政治局剛召開會議研究了秦唐市委書記高配省委常委的事宜……”
第1153章 一念之間,事關長遠
關遠曲聲音不大,卻如一聲響雷在夏想耳邊響過,雖然他早就期待能在秦唐坐地升遷,高配常委,一步邁入副省級,但至少也是一兩年後的事情,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完全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他驚呆當場。
不過冷靜一下來又一想,關遠曲剛才所說只是開會研究,還沒有正式結果出來,現在還在初步研究階段,是否可行還在兩可之間。
果然,關遠曲看了梅昇平一眼,起身說道:“昇平,你和夏想繼續品茶,我有點事情出去一下。”
夏想明白了,關遠曲是要避嫌,因為政治局會議不便對外透露,他是留出空間讓梅昇平說話。
關遠曲一出房間,梅昇平就擺出一副放鬆的姿態,想笑,卻沒笑出來:“遠曲行事比我周正,所以他比我步子邁得大。”感慨了一句,才又說道,“政治局研究了燕省省委的班子調整的初步方案,其中有一個方案是鑑於秦唐佔燕省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現在又是處於高速建設首鋼的關鍵時期,可以考慮市委書記高配常委,但方案沒有獲得透過,被暫時擱置了,因為反對的意見太多。”
有反對的聲音,夏想完全可以理解,單是他的年齡問題就足以讓許多支援的聲音閉口。32歲的副省級,放眼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先例,就連號稱國內官場升遷第一人的古秋實,晉身副省時也是34歲。
32歲就高配常委晉升為副省,夏想還沒有昏了頭,也沒有迫切到如此程度,有時,在某個階段多歷練幾年,未必不是好事。
“估計你猜不到,吳才洋也是反對的意見。”梅昇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也不知道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