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認同夏想的說法,事情都過去兩三年了,再翻以前的舊帳,真有意思?以她的設想,地皮債權糾紛的最終解決之道,無非是省裡拿大頭,市裡拿小頭,最後財政撥款抹平。
正想得不解時,夏想的電話響了。見夏想隨手接聽了電話,只說了幾句話後就結束通話了,劉一琳心想,恐怕事情沒成。
不料夏想微微一笑:“李書記辦事效率很高嘛,地皮三易其人,經手人都已經查清了,都還在魯市……”
劉一琳先是一驚,不敢相信真的還能查到經手人,隨後又是一喜,夏書記對李童的影響力還真是不一般,不過又一想,恐怕就算查到經手人,也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畢竟事情都過去了很久了,以前的舊賬,誰會認?
誰知夏想又說:“我們就耐心等上一會兒,三個經手人,正在趕來。”
“”劉一琳不知該如何形容她的心情了,夏想也太神奇了,不但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還能讓對方乖乖地出現,他用了什麼辦法?別說他是省委副書記,就是省委書記也做不到一句話出口,別人就立刻奉命前來。
因為省委書記對對方也沒有揮之即來的權力。
更讓劉一琳震驚的事情還在後頭。
不多時,三個經手人就幾乎同時現身了。
說來他們才是地皮債權糾紛的直接責任人,因為正是他們一再倒手地皮,從中賺取了鉅額差價,拿走了外面百餘人的集資款並且不負責任地拍拍屁股就走人了,才造成了今天的爛攤子。但既然賺錢走人了,誰還會再認帳?躲還不來及。
所以才是劉一琳對事情極為不解並且震動的原因。
更讓她吃驚的是,三人來後,對夏想十分恭敬,點頭哈腰要向夏想問好,夏想卻十分拿大,隨手一指,讓他們三人坐下,然後就如開什麼秘密會議一樣,聲音不大地和三人說了幾句話。
三人的面色全然大變。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對方眼神之中看出了驚愕和驚慌,大概過了不到半分鐘,其中一人首先說道:“夏書記,集資款的事情,確實是我做得不對,我願意補償所有債權人。”
第二人隨即說道:“該我的部分,我一分也不會少。按照銀行利息,一分不少地償還給大家。”
第三人也說:“我也是。如果有差錯,請夏書記批評我們,我們一定及時改正。”
歷來商人最是重利,和誰談判都是百般討價還價,劉一琳還沒見過在政府官員面前這麼服服帖帖的商人,關鍵還是,對方躲藏了這麼久,事情都鬧大了,也沒有鬧到他們身上,結果夏書記一個電話,他們就主動跑來,個個爭先恐後地答應願意吐出當年的集資款,好好人人都是活雷鋒一樣。
說實話,劉一琳也算官場沉浮多年了,還真沒在政界和商界見過活著的雷鋒。
夏想起身,表示對話結束,他伸手和幾人一一握手,面帶微笑:“我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援,並代表我個人,對王總、李總和劉總表示感謝。具體退款事宜,稍後,會安排一名副省長專項負責此事。不出意料的話,副省長你們也應該認識,是周於淵同志。”
當年有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今日有夏書記談笑解爭端,劉一琳多年的官場經驗已經不起作用了,她幾乎驚呆了。
等等,夏想又說周於淵會擔任副省長?怎麼她事先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似乎是為了配合夏想的氣勢,夏想剛和幾人握手完畢,就收到了訊息,邱仁禮從京城返回了魯市,與他同行的,還有中組部副部長謝信才。
齊省,隨著夏想解決新能源客車專案債權糾紛,隨著邱仁禮的返回,進入了更加此起彼伏的下一輪。
第1677章 小鬧怡情,大鬧傷身
在潘保華案件還沒有最終定性之前,中組部即將正式宣佈免除潘保華黨內外一切職務,同時提名五嶽市委書記周於淵為副省長人選。
此次謝信才隨同邱仁禮一起抵達魯市,就為宣佈任命而來。
實際上,周於淵只是一名排名靠後的普通副省長,並非常委,一般來說不是省委常委的任命,不會驚動中組部副部長。
甚至部分排名靠後的常委的任命,中組部也只是出動一名司長,很少有副部長出面的時候。因此,謝信才親自出面前來宣佈任命,政治意義十分耐人尋味。
證明了一點,中央對周於淵的任命十分重視。更深入地講,不是對周於淵即將擔任的副省長位置重視,而是對周於淵本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