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現狀問題,召開了一次小範圍的會議,由他和範睿恆、馬萬正以及宋朝度四人參加。果然和他設想的一樣,所有人都反對改革,覺得在目前的狀況下,還是以穩妥為上,維持現狀為好。幾人之中,以宋朝度的意見最為堅決,就是燕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燕省很難成為經濟大省,只要能在國內所有省份保持中游就足夠了。
宋朝度一番話,深得葉石生之心。讓他忽然之間覺得宋朝度和他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有著驚人的一致。
與此同時,燕市在胡市長的提議下,也召開了一次小範圍的會議,重點討論鋼廠和藥廠的遺留地皮的歸屬。
參加會議的人員有,市委書記陳風、市長鬍增周、常務副市長譚龍,副市長何江華。陳風首先發言,抬出了上一屆市政府和遠景集團的意向書,胡增周也表示,應該尊重上一屆政府的意見,否則政府就沒有了公信力可言。
譚龍卻堅決反對,說是事實證明,遠景集團的森林公園開發得非常成功,並不如當初所說賠錢,反而大賺了一筆,再加上市裡允許在森林公園內興建療養院和會議中心,也算是補償了遠景集團為改善燕市環境做出的巨大貢獻。現在遠景集團全副精力放在療養院和會議中心上面,不應該再批地皮給他們。
吉成地產近些年也為市政府做出了不少好事,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一些安置工程,都是吉成地產的影子,市裡也應該適當照顧一下本地企業。
何江華也表示了同樣的意思,表示還是要多扶持本地企業家,不要寒了本地企業的心。燕市是燕市人的燕市,讓燕市的企業來建造更有積極向上的意義。
四人各抒已見,一時陷入僵局。
陳風知道譚龍對吉成地產的維護肯定不遺餘力,他微一沉吟,笑了:“我的意思是,我們小範圍開一個會就定下來歸屬,省得一直人心不定,也不利於企業開展前期工作。上一屆市政府,是由我和遠景集團簽定的協議,當時為了引進遠景集團的投資,為了讓他們興建森林公園,才提出以開發地皮作為交換條件,可以說,市政府是主動的一方。現在不能因為見到森林公園贏利,就覺得遠景集團已經賺回了投資,就不認可當時的協議,如果這樣,傳了出來,以後哪家大型集團還敢來燕市投資?”
陳風目光炯炯地看了譚龍一眼,又說:“遠景集團能讓森林公園贏利,是他們的經營水平高超,和我們當時簽定的意向不衝突。古人還說君子一諾千金,我們市政府,難道就撕毀當初的意向書,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將和遠景集團多年愉快的合作毀於一旦?”
“當年簽定了只是意向書,又不是協議書。”譚龍有點懼怕陳風,不敢和陳風對視,他看了何江華一眼,“我和何副市長一致認為,還是由吉成地產開發為好,崔書記也非常關心吉成地產的成長,也曾親自打電話過問此事。”
又抬出了崔向壓人?陳風微有不滿,眉毛一挑正要開口反駁,胡增周卻笑著向陳風微一點頭,主動說道:“崔書記也給我打過電話,關注過鋼廠和藥廠的遺留地皮問題,我對崔書記的答覆是,首先看實力,其次看適當照顧為燕市做出過貢獻的外地的投資商,最後,要聽從大多數人的意見。從頭兩點來說,遠景集團不管是實力還是為燕市做出的貢獻,都超過吉成地產。從最後一點來說,我個人認為,遺留地皮不算是什麼大事情,沒有必要再提交常委會討論了。我是市長,我就帶頭表個態,我還是認為交給遠景集團合適。”
陳風微微吃了一驚,他從前一段時間胡增周並不明朗的態度上,看出了他有動搖的跡象,準備私下裡和他好好談談再說。沒想到還沒有來得及談話,胡增周就提議召開了臨時會議。陳風還有點擔心胡增周如果也支援吉成地產,他只有動用書記的權威,強行要求提交到常委會討論。
沒想到,胡增周對遠景集團的支援力度還挺大,陳風眯起眼睛,就立刻想到了夏想。
譚龍吃驚地看了胡增週一眼,心中無比驚訝。記得上次崔書記說過,胡增周有靠攏的跡象,怎麼一轉眼又變了卦?他看了何江華一眼,一咬牙,反正已經事到臨頭,不硬著頭皮上也得上了,就說:“我還是支援吉成地產。”
三人都看向了何江華。
何江華知道自己人微言輕,雖然也是常委,但剛進入常委會,目前走的是和譚龍近一些,但還沒有決定完全倒向譚龍,見大勢已去,連市長都支援遠景集團了,他在市政府裡面,還是和市長的腳步一致才好開展工作,就點頭說:“聽了陳書記和胡市長的分析,我覺得還是遠景集團更適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