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糶屑感∈鋇吶穆艋崮藶舫黽甘��鍥罰���噯菀茁遙��孕枰�檣莧聳孿仁煜ず茫�灰喚檣蓯輩挪恢劣謖毆誒畲鰲=檣莧伺員呋褂屑肝喚猶�緇暗奈氖椋��淼緇昂凹邸I鮮鋈嗽倍莢諗穆秈�獎咦�梢慌擰�&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巴黎拍賣行(2)

此外,他們前面還有走動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搬運工,迅速地把拍賣品擺上顯要位置,成交後還要馬上撤下去。走動的工作人員中還有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可稱為第二層次的拍賣員,他配合持小錘的拍賣主持人,遊走於買者間配合叫價。拍賣會上,他是僅次於拍賣主持人的另一靈魂人物,他要在觀眾席裡及時發現買者,在主持人忙不過來時,他徑自報價,一唱一和。成交時,也是他負責將成交小票交給買主。這小票上寫著物品編號,一半掛在拍賣品上,一半成交後交買主,以便憑票領貨。拍賣過程時快時慢,從叫價到成交有的一兩分鐘,參觀者還沒來得及反應就結束了。這些通常是不被人看好的貨,喊出價來沒幾人競爭。如有的拍賣品起價後無人響應的話,主持人會主動降價以求買者,這種降價幅度比較大。我見過一批舊書的拍賣,主持人起價400法郎,喊了三聲無人理睬,便一下降到300法郎。他和賣者之間應有協議,有的賣者同意能賣多少錢算多少錢的。這時臺下買者要有經驗,還要沉得住氣。一報價就應的話,很可能買貴了;不應的話,就冒著買不到的風險,因為那可能是賣者的最低限度,此價之下就不賣了。 絕大部分拍賣品都會有競爭買者的,有時爭者甚多,一浪推一浪,又如雨後春筍般,一會兒這兒冒出一個,一會兒那兒冒出一個。許多人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加入競爭的,他們先冷眼旁觀別人互相殘殺,價越抬越高、應者越來越少時才現身,其中不乏志在必得者。這時的拍賣場真讓人目不暇接,價格戰漂浮不定,戰場從前方轉到後方,從左側移到右側。這時,第二號拍賣員運用其獵犬一樣的嗅覺,把注意力集中到不同方向,而高高在上的主持人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因為巴黎拍賣行買者分散而坐,以手勢或點頭做購買暗示,緊張關頭只看不買的參觀者的一些下意識動作如舉手、轉頭都會引來主持人的目光。所以參觀者在拍賣場既不能亂說也不能亂動,以免誤導主持人,把你的動作當成購買意圖。 真假難辨 一次我參觀舊時期傢俱的拍賣會。其中有兩把已經殘破的路易十六時代的扶手椅,距今200多年了,起價15000法郎,以18000法郎成交,來去沒幾個回合;另一把19世紀醬紅色硬木椅,也是10000法郎起價,競爭者多,成交價為10多萬法郎。後來抬上一面19世紀的中國屏風,繪有宮廷仕女圖,織物已舊,儲存尚好,擺在大客廳一定很夠氣派,結果從30000法郎起價,喊到38000法郎就不見人往上喊了。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齊白石的兩幅水墨蓮花,這是各長有2米的卷軸畫,紙已泛黃,齊白石的簽名卻十分醒目。不過是在另一廳拍賣的,我轉去時拍賣已完成,文書們忙於登記,工作人員準備取下那兩幅畫。好心的參觀者幫我查了一下價錢,拍賣目錄上的估價是800~1200法郎,如此低的估價已超出我想像,實際成交價只有400法郎,更讓我吃驚,後悔沒及時趕來,否則可以小試身手。不過轉念又想,齊白石名氣太大,偽造者太多,一幅真跡在國內或許賣到幾萬元,假畫就不值錢了。事後朋友告我,作假也不難,將現代畫浸以茶水便成了元明珍品。連敦煌石窟的經卷都有人作假,騙過了不少中外學者,何況齊白石的現代畫!西方繪畫作假的例子很多,若干年前凡·高那幅以幾千萬美元成交的《向日葵》就被人指稱偽作,令輿論界譁然,這一價值連城的作品還是世界著名的拍賣公司鑑定和主持下拍賣的。 不過,造假歸造假,有些藝術品在巴黎拍賣的價格並不離譜,尤其是東方的,包括大部分來自中國的藝術品。因為歐洲經濟多年蕭條,舊時代貴族窮了,後代開始變賣祖輩的遺產,其中不少人不識貨,所以在國內花高價才購得到的東西在巴黎低價可以買到。拍賣場有如股市,經濟好時人們便有閒情逸致,以閒錢購藝術品,這時價格便高。經濟不好時人們手中無閒錢,拍賣市場上價格就低。 拍賣這一行業相當有特色。在歐洲,不同的物品拍賣方式也不同,德魯奧是藝術品、傢俱拍賣公司,一件物品的拍賣不限定時間,理論上買者可以無止境地抬價,所以會出現以天價購得一幅油畫的情況。但對有些物品的拍賣就限定時間,如巴黎商業法庭拍賣清算後的房產。這種拍賣允許公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