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0年代來歐洲出公差,在德國、法國、北歐等國走一圈發現,許多外國人在做那些室外的工作:印度人賣報,黑人掃街,阿拉伯人做建築工人,亞洲人開餐館。90年代這種現象發生了變化,在法國的印度人本來就不多,街上已很少看到了,看見白人掃街了,法國人開始接受以前不愛做的工作。 社會學家克洛德·瓦朗丹·馬利分析到:“每當法國經濟需要重新組合而帶來某種衝擊時,外國的合法勞工與非法勞工總能以最低的代價,在勞動力市場需求發生較大差距時提供最佳解決辦法。”這句文縐縐的話實際指明這樣一個現象:在法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勞動力相對缺乏,外國勞工肯接受法國人不願做的工作,既維持了經濟增長,又使工資成本攀升的趨勢不至過快。而經濟衰退的時候,外籍勞工又是首先退出勞動力市場的階層。他們實際成了西方勞動力市場的活塞,不僅能在數量上及時滿足生產發展的需求,還能在勞動力結構上迅速適應經濟的變化。外國勞工如此重要,以至於過去歷屆政府所許諾的打擊非法勞工的措施如果真實行到底的話,經濟執行本身就會發生問題。 20世紀60年代是法國經濟發展最輝煌的時期,這時在法國還沒有非法移民的說法,只是“自發性移民”。非法也好,自發也好,這種稱呼當時並無貶義,移民們也都能很快將身份合法化。但是隨著戰後經濟發展的結束,對移民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外國勞工成了大批裁員的第一批犧牲品。1973~1988年,移民的職位減少了40%,移民失業率是法國人的兩倍。而且法國企業解僱了50萬外國勞工,付出的社會保險和解僱補助費用比起解僱法國人來少得多。70年代初期合法進入法國的勞工高達每年10多萬人,到1974年7月3日被凍結,移民人數以後逐年下降,1994年減少到每年2萬名,法國最終目的是達到零移民這個無法實現的目標。 零移民就是說一個外國移民都不接受,法國的前任內政部長就鼓吹這一政策。但是當代開放的經濟中,人口流動是一個自然現象。經濟大國中,零移民根本不存在。除非回到閉關自守的時代。 反移民造成的問題 反外國移民傾向越來越嚴重,在法國的外國人突然發現他們無法安靜地繼續住在這個國家了。幻想再出現一次大赦的非法移民絕望了,還有一些原本合法住在這裡的外國人一夜之間發現他們成了不合法居民了。法國政府防範移民的措施不僅越來越嚴厲,還存心製造非法移民。 法國政府發明了一個新詞彙,“身份不符規定的移民”,這些人包括非法進入法國的人,也包括本來住法國符合規定的外國人,後來由於法律變了,不給他們延長居留證,就成了不符規定的移民。 成為“身份不符規定的移民”是很容易的事,有些外籍孩子已在法國生活了六七年,18歲前他們不需辦居留,到了18歲,申請居留的法移民法國律變了,他們就成了“身份不符規定的移民”,有被遣送原籍的危險。移民問題上,法國社會快成了一個警察社會,到處有告密者。巴黎18區政府官員1995年曾向檢察官檢舉一個海地人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入學時沒有家長的合法居留證,透過孩子查到父母屬非法居留。根據法律和有關教育的規定,6~16歲住在法國的孩子都有上學的權利,可是不少非法移民的孩子無法入學,因為辦註冊手續家長至少要出示房租單、水電費單以證明確實住在哪個地址。這兩張證明對他們來說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因為無合法居留證者無法取得任何紙張和證明。他們都住在親戚朋友家裡,而這些收留者是不會給非法居留者提供證件的。甚至連專門為流浪家庭子女開列住址證明的巴黎社會服務處也說,他們只服務本國人,無合法居留證的外國人不是服務的物件。&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

移民法國(2)

社會上排外風潮又起,沒有居留權是最先遭打擊的目標。民間出現一種新的公民精神,郵局職工看到一名非洲人的護照上籤證過了期,會通報警察局。一名產婦沒有身份,醫院行政處就會報告警方。有的省政府通知外國人前去辦理證件延期,警察等在視窗將人收押。1995年初,5%無居留證的移民是在辦手續的視窗被捕的。這時執行法律的行政機關和監督法律執行的警方的界限便消失了。 不僅無證居留遭歧視,就是那些在法國生活很久,學業有成,有份不錯工作的外籍人,也都各自有不愉快的經歷。比如說,無論在法國呆多少年,只要沒入法籍,就沒有投票權。投票是公民對政客的表決,這個權利可大可小,大的能將總統推上寶座,小的微不足道,沒人重視。法國人對政治厭倦,有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