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國籍、種族、血統、出生地、資歷等看得太過重要,才會讓歐洲免費把這些掌握世界尖端技術的科學家送給美國,併為此付出無法估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他們為此錯過了整個時代和整個世界。
但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還是如此對待海外人才:他是外國人,再有才華、再有貢獻、再熱愛這個國家,也不可能是自己人,也不能讓他移民入籍成為自己人……為什麼要引進與使用外國人才?外來的和尚才會唸經?這不說明國中無人嗎?這難道這不是崇洋媚外和國家的恥辱嗎?……他在以前侵略過我國的發達國家留學與工作,肯定被殖民者灌輸了不正確的價值觀,用以危害祖國,顛覆政府,這些“海歸”怎麼能夠不在重要職位上限制使用?
美國正是另外一個極端。二戰之中,美國情報部門發現幾乎所有想帶回來的納粹科學家都與納粹政府有著各種關係,甚至可能犯有戰爭罪。無罪釋放都可能遭到國內外輿論的強烈抨擊,何況還要讓這些人優先成為美國公民,在美國政府部門工作,使用那些在納稅人看來是天文數字的科研經費?但是,實用主義決定了一切,美國最終決定繞開那些規則秘密行事。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佈之時,新科諾獎得主下村修還是日本籍,但卻是在美國的家中接受日本《朝日新聞》的電話採訪,因為下村修從31歲就來到美國,為美國工作並且一直沒有回到日本,加上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也有過國籍誤會。所以,日本記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