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朝廷駐守北疆的主帥卻是心胸狹窄又好大喜功的人物,回回遞回來的戰報都誇大其詞不說,更怕是蘇逸這個背後出謀劃策的軍事一旦得到封賞會危及他的地位,所以每一封戰報上面重點稱讚的都自己如何如何的驍勇,帶兵退了強敵。並且在得了蘇逸那個主意動了對方春耕的糧食種子之後就生生將蘇逸擠兌走了。
當時蘇逸也是明知道那裡的戰事一時半刻根本平定不了,那些北疆人本就彪悍,吃了這麼大的暗虧之後必定反撲,卻是按照之前和褚潯陽的約定早早的抽身而退了。
那邊他走後不久,果然就出了大的紕漏。
但是朝廷的封賞才剛剛下來,主帥為了貪功,並不敢上報戰況,而是一再隱瞞,直至最後,褚易安選定了合適的時機叫人擬了摺子彈劾皇帝才知道了此事真相。
北疆那邊當時已經是一團亂了,他自己又年紀大了,而且因為男方又在打仗,為了穩定民心,他也是立刻封鎖訊息,只敢在暗中派了褚易安緊急奔赴北疆處理此事。
褚易安去了幾日,暫時用他帶去的三萬禁衛軍做增援穩定了戰事,一番徹查之下又將當初那幾場戰事的真實情況奏請了皇帝知道。
於是——
“蘇卿水”三個字也就進入了皇帝的視野之內。
按理來說蘇家謀逆,是絕對要找草除根的。
可是眼下北疆方面的形勢萬分危急,褚易安又是初來乍到,能暫時壓制住局面已屬不易,目前急需一個熟知那邊戰況,並且能鎮得住場子的人過去支援。
否則——
如果不能儘快解決了此事,一旦風聲走漏,損傷了士氣,也勢必要影響楚州和南方兩處的戰局。
更何況漠北拓跋淮安也和朝廷結了仇,會不會趁亂踩上一腳更是為未可知。
只是蘇家如今的這個情況擺在那裡,皇帝對到底要不要啟用蘇逸還是心存矛盾,這便是忍不住試探到了延陵君這裡。
“我朝良將頗多,陛下要選出一兩個可以主持大局的過去幫襯太子殿下也不會太難的!”延陵君說道。
“現在形勢緊急,也容不得朕再去斟酌這個人選了。”皇帝道,愁眉不展的嘆了口氣,“你和蘇家那個二小子不是有些交情嗎?對他的為人和能力也該是有一定的瞭解,你覺得——他可是能夠擔此大任?”
延陵君聽著,心裡卻是冷笑——
皇帝這時候分明是知道唯有拉了蘇逸出馬才是解決此事的最得當的方法,他真正擔心的根本就不是蘇逸的能力不夠而是——
如果蘇逸在北疆的戰事上面立了功,平定蘇家之後要如何安置他!
說到底,他還是想要同時將魚和熊掌一併收入囊中,又想利用蘇逸替他穩定局勢,又不想讓長順王府這個礙眼的異姓王再繼續存在下去。
一國之君,在戰事危急的關鍵時刻還能計較這些——
這人也是算是天下罕見的一朵奇葩了。
“早年蘇卿水的身體不好,是一次偶遇,微臣替他調養了一陣才得以恢復,彼此是能說的上話,他的人也算是才華橫溢,難得一個人才了。”延陵君道,神情之間卻有些冷淡,“不過——他和蘇家是有些宿怨的,所以一直以來都和長順王府的本家不睦,並且被驅逐在外。”
蘇逸不得蘇家本家的待見這一點皇帝知道,可是因為這個人是最近才被他看在眼裡的,再要卻查的時候卻發現蘇家那邊似乎是對近年來所有資料都做了清理,並沒有查出任何的有價值的線索。
這會兒聽延陵君這麼一說,皇帝就是眼睛一亮:“哦?”
“這本來是他的私事,不該由我這個外人來隨便評斷的,不過既然皇上問了,微臣也不敢隱瞞。”延陵君道,說著自己就先有些難以啟齒的嘆了口氣道:“早些年老長順王曾經有明確選定了自己的幼孫,三少爺蘇琦作為王位繼承人,據說摺子都曾遞上來了對吧?”
“嗯!”皇帝點頭,“當時因為那孩子還小,朕就沒有答應,說是壓後再提,可是不曾想——”
“蘇家夭折的那位三少爺和蘇卿水乃是嫡親的兄弟,當年因為蘇瑾讓選定了蘇琦作為繼承人危及了蘇家二房父子的利益,所以蘇家三公子的死也是有內因的。”延陵君道,這段往事因為是別人家的,他陳述起來卻是語氣平平。
皇帝也不是草包,倒是陰謀陽謀裡打滾過來的,其實一早他也就猜測到了其中必有隱情,也曾動過要拿蘇杭父子把柄拉他們下馬的念頭,只是蘇家將所有痕跡都清理的十分乾淨,他沒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