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軍指揮使蔣玄暉宣讀昭宗“遺詔”:

“我國家化隋為唐,奄有天下,三百年之睹兵戈之屢起,賴勳賢協力,宗社再安。豈意宮闈之間,禍亂忽作,昭儀李漸榮、河東夫人裴貞一潛懷逆節,輒肆狂謀,傷既深,已及危革。萬機不可以久曠,四海不可以乏君,神鼎所歸,須有纘繼。輝王祚幼彰岐嶷,長實端良,裒然不群,予所鍾愛,必能克奉丕訓,以安兆人。宜立為皇太子,仍改名,監軍國事。於戲!孝愛可以承九廟,恭儉可以安萬邦,無樂逸遊,志康寰宇。百辟卿士,佑茲沖人,載揚我高祖、太宗之休烈。”

當日昭宗靈柩遷往西宮,文武百官在延和門外祭奠天子,為天子守靈。

當天午時,何太后下懿旨:

“予遭家不造,急變爰臻,禍生女職之徒,事起宮奚之輩。皇帝自罹鋒刃,已至彌留,不及顧遺,號慟徒切。定大計者安社稷,纂丕圖者擇賢明,議屬未亡人,須示建長策。承高祖之寶運,醫元勳之忠規,伏示股肱,以匡沖昧。皇太子宜於柩前即皇帝位,其哀制並依祖宗故事,中書門下準前處分。於戲!送往事居,古人令範,行今報舊,前哲格言。淚敷宣,言不能喻。”

皇帝正當壯年,卻突然駕崩,任何人都能看出是身遭橫死,不得不對外有一個藉口,而蔣玄暉作為控鶴軍指揮使,正是一個最好的見證人,所以就由蔣玄暉出面來說出昭宗的死亡之謎。

蔣玄暉道:“昨夜皇上與昭儀李漸榮飲酒作樂,皇上喝醉了不知為何動手打昭儀李漸榮,昭儀李漸榮與河東夫人裴貞一二人合力殺了皇上,我等趕到的時候天子已經奄奄一息,而李漸榮與裴貞一兩人畏罪投井自殺而死。”

蔣玄暉說的有鼻子有眼睛的,彷彿如親見一般,雖然外人有心不相信,可他們卻沒有這個不相信的理由,即便是有再多的疑點,反正皇上都死過了,太子也已經即位,追究那麼多有什麼好處,沒得惹人生厭。所以大多數人都把疑問悶在了心裡。

當日何太后再下懿旨,曰:“昭儀李漸榮、河東夫人裴貞一,今月十一日夜持刃謀逆,懼罪投井而死,宜追削為悖逆庶人。”

這些都是明面上的事情,可真正的真相是什麼?這一點朱溫當然清楚,朱溫雖然不想謀反,可奈何昭宗李曄容不下他,妄圖利用幾家大臣家中的死士來殺朱溫,這如何不讓朱溫生氣?如果不是蔣玄暉和朱友倫來的及時,恐怕當天朱溫縱使再厲害,也終究要力盡而死,想到這裡,朱溫就不得不生氣萬分。

任何人都不能對朱溫如此,即便是天子也不能,他要讓李曄小兒付出代價!

******************************************************************注:正史記載,昭宗李曄死的時候朱溫在河中,並未在洛陽,這裡是小說,和正史不符的地方望大家不要較真,徹夜狂歌注。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w。w。w。。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m)無彈窗閱讀'

第八十章 弒君的經過

網顛覆晚唐第八十章弒君的經過

原來那日朱溫從王贊口中聽說了事情的真相之後,當天就讓右龍武統軍氏叔琮、左龍武統軍朱友簡帶領兵馬封鎖長安各門,把參與行動的左僕射裴樞、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太子太保趙崇連同兵部侍郎王贊、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一同押入大牢,聽候發落。【。文字首發飛|速:中;文|網

朱溫也確實沒有難為他們的家人,禍不及家人,這也是朱溫歷來的做事傳統,可那些主謀朱溫當然不會放過。

可在對付李曄的時候卻有些犯了難,畢竟李曄是天子,殺天子屬於不忠不義的事情,傳出去名聲不好,所以朱溫明知道最大的主謀是李曄,可卻不知道該如何動手。

蔣玄暉在宮中多年,對這種事情很是瞭解,他見朱溫皺眉,就知道朱溫的心思了,當即道:“王爺放心,一切交給末將就可以,您先回府養傷,一切由我來應付就行。”

朱溫當然知道蔣玄暉說的是什麼事情,朱溫也不點破,當即點點頭道:“小心點,別拖泥帶水!”

朱溫說罷就在朱友倫的護送之下回了梁王府,張小惠、黃穎、韋鳳、山口梅子等人見朱溫渾身是血,一個個花容失色,黃穎趕忙上前檢視了朱溫的傷勢,見只有幾處皮外傷,並無大礙,不由的鬆了一口氣。趕忙拿出黃家秘傳的傷藥給朱溫的幾處傷口上敷藥。

張小惠急忙問道:“王爺,這究竟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