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在永州,方便丁會和牛存節、龐師古他們打宿州。

一切安排妥當,現在朱珍要做的就是等待宿州方面的訊息了。

於此同時丁會和牛存節的一萬人馬已經抵達帶了亳州,他們和龐師古一商量,龐師古年紀也不大,才二十五六歲,不過在朱溫軍中已經是僅次於朱珍的大將了,他聽說這個計策是王爺的大哥提出的,又經過了朱珍的認可,更何況還有朱珍這個都指揮使的公文,他當即就集合人馬,和丁會兵分兩路,龐師古和氏叔琮打渦陽縣,丁會和牛存節打蒙城縣,之後兩路人馬在宿州會合。

兩路人馬冒著夜色就出發了,因為他們都是征戰多年的人了,當然知道時間的重要性,一旦讓時溥反應過來的時候,再想攻打宿州這樣的大城,就要多花十倍的力氣了。

渦陽縣和蒙城縣的戰鬥根本沒有懸念,兩座縣城的守軍都不足千人,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另一部分是縣衙的衙役、捕快等,聽說宣武軍大軍來攻,當然只有望風而逃的份兒。

可龐師古和丁會是什麼人,哪能讓他們逃回去報訊,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城外埋伏了人馬,把兩座縣城的守軍一窩給端了,就連事先逃出城的人也沒有幸免,現在是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手段,俘虜大部分就地格殺,一部分留用,但任何人不能出城,以防走漏訊息。

留下一部分人守城之後,龐師古繼續東進,敢往宿州,宿州和宿遷是時溥的大後方,戰爭的糧草供應都依賴這兩個州,一旦打下了這兩座州城,時溥就只有徐州和永州了,到時候時溥糧草不濟,空有七萬大軍,也只有捱打的份兒。

宿州刺史張友正在府衙中寫詩,他心情不錯,因為時溥的大軍準備攻打宣武軍,宿州作為後勤供應的基地,時溥當然要著意安撫他一番,這樣一來張友就感到十分的榮幸,當然了,這與自己的能力脫不了關係,他想。

正在他搖頭晃腦的正在得意的時候,忽聽外邊人聲喧譁,一個府衙的衙役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道:“大事不好了,大人,宣武軍的大軍已經到了城下,把宿州團團包圍了,外邊全是敵軍,不知道有多少,大概有三五萬人……”

張友一驚,拿著狼毫的手一抖,一團濃濃的墨水滴在了紙上……

*******************************************************************************

最近工作確太忙,沒有時間更新,抱歉之至,以後會盡量多更新,小歌叩拜。

,。 ,

第一八四章 佔據梁山

歡迎大家來到……:。

張友實在也想不到為何宣武軍的人馬能這麼快來到宿州,難道永州的七萬大軍已經敗了嗎,如果不是如此,敵軍怎麼能繞過大軍雲集的前線,來到宿州,這個時候宣武軍應該應接不暇才對啊。

張友一邊沉思一邊唉聲嘆氣,不過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麼好說的了,直接出了州衙上了城牆,看見城外黑壓壓的一片都是敵軍,心裡這個悔恨啊,當初時溥調兵,把宿州的精銳人馬幾乎全部調走了,只留了三千老弱守城,本來張友也沒想到宣武軍的人能越過永州打過來,要不然打死他他也不會同意,不過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敵軍兵臨城下,眼看著就要開打,自己只能組織防禦了。

宿州雖然兵力不多,可龐師古和丁會兩人都是匆匆而來,沒有帶攻城器械,張友若是執意守城不出等待援軍的話,他們一時半刻也未必能拿得下宿州。

可這難不倒他們,攻城這種事情有的是辦法,宿州城北不遠處有一條河,是汴河的支流,當地叫做新汴河,宿州地勢低窪最適合水攻,丁會當夜就挖開了新汴河的河堤,洶湧的河水迅速蔓延開來,宿州附近成了一片澤國,河水足有一人高,可洪水依然在往這邊湧來,城門雖然堅固,可哪裡能擋得住洪水。

張友知道這一下算是栽了,急忙打了白旗,答應投降。

丁會也不是那種得理不饒人的人,當即用早已預備好的沙包動用了數千士兵把缺口堵上了,等洪水退去之後,張友踏著泥濘出城迎接龐師古和丁會入城,安撫百姓,收編降軍,張友的刺史依然讓他當著,不過給他找了個副手,這個人就是氏叔琮,張友雖然還是宿州刺史,可已經完全被架空,宿州就此成了宣武軍的地盤。

龐師古、丁會留下五千人馬留守宿州,把原來宿州的三千降軍帶走了,一路東進接連打下了靈璧、泗縣、睢寧,抵達宿遷城下,這時的時溥已經聽到了訊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