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薦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劉巨容為山南東道節度使,鎮守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襄陽。

任命緇州刺史、天平軍節度使留後曹全晸為南面行營招討副使,率領本部兵馬萬餘人屯兵荊襄之間,協助王鐸、劉巨容、高駢等人制衡黃巢。

看上去很像是給黃巢佈下了天羅地網,等候黃巢北上。這也說明大唐王朝這時才真正的把黃巢當成了心腹大患。

這時的黃巢已經大概佔領了整個嶺南地區,嶺南多山地,易守難攻,而且林南物產豐富百姓富庶。本來是很好的義軍根據地,他們完全可以在這裡發展壯大。如果不是因為義軍實在無法適應嶺南的溼熱氣候,歷史完全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可黃巢等人眼看著老兄弟們一個個的病倒, 一個個的在痛苦中離世,卻限於當時的醫療條件,他們卻毫無辦法,所以只能選擇北上,再一次和大唐王朝正面交鋒。

朱溫不禁想到了後來的孫中山,他同樣是顛沛流離多年後在廣州建立了政權,也同樣是來過一次大規模的北伐戰爭,可結果呢?會不會也是一樣?朱溫不知道,他現在彷彿已經不知道現在自己是生活在現實中,還是生活在夢境裡,在這個紛亂的時代,自己真的能創造奇蹟嗎?

想想歷史上的朱溫,在起義後期投靠了大唐王朝,並一路青雲直上,在諸多的諸侯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原的霸主,卻被後世所唾罵。可再想想黃巢父女對自己的恩情,自己又如何會真的背棄對自己那麼好的恩師?更何況還有一個不讓鬚眉的潑辣美女黃穎夾在中間,自己怎麼會選擇投靠朝廷?看來歷史一定會違揹他原來的軌道,向未知的明天前進。

乾符六年十月,黃巢自稱“義軍百萬都統”,悉數大唐王朝官員的罪狀,準備揮師北上。

黃巢的大軍在桂州的湘江邊上集結,大軍放棄嶺南,乘船沿湘江曲折北上,經全州、永州、衡州(今衡陽)、等地直抵大唐的軍事重鎮潭州(今長沙),潭州駐守著李系的五萬精兵還有從周邊臨時招募來的萬餘民團,可說是兵強馬壯。

黃巢一路北上,所過州縣守軍無不望風而遁,一路勢如破竹,士氣空前高漲。

黃巢鑑於朱溫在攻打廣州時所表現出來的手段,又重新啟用朱溫,把張言代管的軍隊依舊還給朱溫,讓朱溫全力攻打潭州。尚讓、孟楷、黃揆、黃思鄴、胡真、葛從周等人各自帶領本部人馬全力給予配合,不得有絲毫怠慢,違令者斬!

尚讓和孟楷雖然不忿,可軍令畢竟是軍令,如今的黃巢也已經不再是曾經要看他們兩人的臉色行事的黃巢了。不說黃巢自己的心腹軍隊,就黃揆和黃思鄴兩人加上朱溫的軍隊都穩穩的蓋過了尚讓和孟楷的嫡系軍隊,實力就代表著權力,何況黃巢本就是他們公舉的黃王,他們也沒有理由違背黃巢的軍事部署。

城中的李系雖是名將之後,說起兵法謀略之類也是頭頭是道,武藝也堪稱精絕,可他哪裡真正的見過如此大的戰爭場面?看到城外一眼望不到邊的義軍,心裡先自有了怯意,哪裡敢出城迎戰?只盼望著可以據守堅城,靜候援軍到來。

可朱溫哪裡會給他守城的機會?經過上次在廣州城血一般的教訓,他也已經不再是那個婦人之仁的朱溫了。朱溫接到黃巢的命令,直接用投石車投出大號的“炮彈”,炸開了潭州的南城門,義軍蜂擁入城。

守城的唐軍被那一聲驚天的巨響給震懵了,還沒等他們反映過來是怎麼回事,義軍就已經進了城,震駭之下哪裡還有心思迎戰?戰局幾乎成了一邊倒的局面。

李繫帶領五千精銳從北門逃遁,直奔朗州而去。

潭州城中守軍群龍無首,更是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個個都只想著逃命。可雖然如此,畢竟城中的守軍有數萬之眾,城中的戰爭持續了一天,守軍投降義軍的有兩萬餘人,被殲滅的有萬餘人,其餘人等大多都乘亂四散逃走。

黃巢北上路途上的第一處軍事要塞就這麼輕易的被拿下,得到糧草、軍械等軍用物資無數,義軍聲威大震。

黃巢的大軍在潭州稍事休整,尚讓見攻下潭州朱溫據首功,未免臉上無光,就向黃巢請命,讓自己率軍攻打江陵。黃巢當然知道尚讓的心思,索性準其所請,讓他去對付身在江陵的王鐸。

王鐸雖然貴為使相,南面行營都統,可江南的兵力都被他給了李系,他哪裡想得到李系只是個繡花枕頭?看著倒像是個名將的樣子,誰知內裡卻是一包草?王鐸所在的荊南節度使治所江陵城根本沒有多少兵力。這下聽說潭州失守,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正急的團團轉的時候,又聽說尚讓率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