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綢緞的李家跟節度使李迢是遠房的本家,李迢是知道黃巢是遲早要知道朝廷的命令的,一旦黃巢知道了大唐王朝只給了他一個率府率的官職的話,一定會攻打廣州城。李迢是廣州的刺史,更是嶺南東道的節度使,自己無論如何是走不了的,可他還是事先通知了家族中那些在廣州城中的人,讓他們早做準備。
是以李家早早的就變賣了家當道閩中避難去了,好些僕役和姬妾也都遣散或者轉賣給了別人,也算是李家的家主還有些良心,看劉金枝替自己生了個兒子,也就沒有像對待其他侍妾一樣把她轉賣給別人。還給了他一些銀兩,讓他自謀生路去了。
後來朱溫的大軍就進了城,劉金枝無奈之下就躲在床下,祈求老天保佑不要讓義軍發信自己,可最後還是被黃巢這個絕頂高手聽到了一絲氣息,這才碰見了朱溫。
當時她是抱著必死之心的,甚至還想到過比死還要殘酷的東西,沒想到的是朱溫這個滿臉是血的惡魔般的傢伙竟然毫髮無傷的把自己放了,當時也就對這個男子充滿了好奇。她躲在床下的時候聽見黃巢叫朱溫的名字,是以知道他叫朱溫。這才找到了朱溫的住處,剛好遇見朱珍張貼聘奶孃的告示,也就和朱珍攀談了起來。就此混進了朱溫家裡。
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朱溫似乎對劉金枝沒什麼感覺的樣子,不禁讓她有些失落,可她毫不灰心,自己怎麼說也有幾分姿色,她深信沒有不吃魚的貓這個道理,遲早有一天自己應該會如願以償的得到這個男人的青睞,就算是做個侍妾也是好的,她想。
由於朱溫沒有了軍職,日子過的也還清閒,不過他還是時刻關注著廣州城附近的情況,廣州城中戰後的一片狼藉早已經清理完畢,黃巢的大軍也已經如秋風掃落葉般的佔領了廣州附近的一些州縣,聲勢大振。
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也已經被黃巢砍了腦袋,黃巢制定了新的律法:禁止刺史置私產,縣令貪汙者以滅族論,把地主貴族的田產土地分給了貧苦農民。這一系列的措施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當然這些措施大多數都是出於張言的手筆,就連朱溫也不得不佩服張言確實是個人才。
在那種時代,能夠提出那種主張的人簡直少之又少,朱溫又一次在想:這個張言到底是誰呢?為何在唐末這段歷史上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呢?按說就憑他的才智和能力,怎麼著也應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才對,如何卻名不見經傳?
對此朱溫百思不得其解,朱溫又一次搖了搖頭,把這些無聊的想法拋在腦後。他關心的是義軍的戰況,還有義軍水土不服的問題。由於軍中大多都是北方的將士,廣州氣候潮溼、炎熱,軍中已經有不少的人因為水土不服而病倒,上吐下瀉,渾身痠軟乏力。義軍將領在城中四處徵集名醫,可病倒的將士還是與日俱增,竟然有越來越多的勢頭。
對此朱溫很是擔心,他也經常出去四處打聽一些醫官藥鋪,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方子,可這一切只不過都是徒勞。在那個醫療條件非常差的時代,哪裡會真的有那麼多的名醫?嶺南這種地方更是少的可憐。
可隨著日子的推移,病倒的將士日益增多,竟然接二連三的出現了死亡的現象。
這一下黃巢也坐不住了,如此下去,根本不用官軍攻打,義軍的兵力自己就會日益削弱,看來想以嶺南作為義軍的根據地的想法終歸要化為泡影了,他準備再次北上,跟大唐王朝的官軍再來一次生死交鋒。
可大唐王朝會眼睜睜的看著黃巢北上嗎?當然不會,大唐王朝的那些宰相們早已經做好了他們自己感到萬無一失的防禦策略,就等著黃巢這頭猛獸自投羅網呢!
第一零四章 北伐開始
黃巢在為北伐不停的做著準備,當然大唐王朝也沒有閒著。首先有著使相身份兼荊南節度使、南面行營都統的王鐸,舉薦泰寧軍節度使李係為南面行營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統領五萬精兵屯潭州(今長沙),以阻黃巢北上之路。
李系是大唐名將李晟的曾孫,李晟乃唐德宗年間的名將,智勇雙全,屢建奇功,人稱“萬人敵”,被譽為中唐時期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李系既然是名將之後,應該也有兩把刷子,
盧攜奏請調鎮海軍節度使高駢為淮南節度使,駐守淮南重鎮揚州,把守長江天險;高駢還兼江南諸道鹽鐵轉運使使,統領江南財政大權。
以涇原節度使周寶為鎮海軍節度使,周寶無大才,這才讓董昌和錢鏐二人在杭州得以發展壯大,到最後弄得周寶都無力制衡,這是後話。
盧攜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