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又堅定了幾分。
良久之後,張璘才從狂喜中清醒過來,他看了看面帶微笑的朱溫,嘆了口氣道:“朱將軍如此厚禮,張某如何敢收?有什麼話,朱將軍不妨直說,即便是你不把這《肚痛帖》給我,我也會盡力替你完成。像這種稀世的書法珍品,一聲之中能夠看上一眼,就已經心滿意足了,何敢妄圖據為己有?”
朱溫見張璘言不由衷,微笑道:“張將軍何必過謙?只要將軍肯跟高駢高將軍引薦黃王,並舉薦黃王為一鎮節度使,黃王即刻罷兵赴鎮。如此一來不但讓天下黎民脫離戰亂的困擾,免卻顛沛流離的苦楚,張將軍和高駢高將軍也都得到了一份天大的功勞。至於這《肚痛帖》當然是送給張將軍的見面禮了,一旦黃王當上了節度使,還另有厚報奉上。”
張璘動搖了,如此優厚的條件,換做任何人也不會拒絕。何況正如朱溫所說,自己只不過向高駢舉薦一下而已。更何況自己完全可以跟高駢說是自己費盡千辛萬苦才說的黃巢投靠朝廷,這樣以來這平定流寇黃巢的功勞就是自己的了。想到得意處,張璘臉上的笑意越加濃厚。
張璘心中雖然一百個願意,可他還是沒有輕易作出承諾,張璘道:“河東之亂已經平定,李國昌父子也已兵敗不知所蹤,現在北方諸鎮兵馬正向南方聚攏,即便是高將軍和我張某人的軍隊不攻打你們,其他各路兵馬也定然不會放過你們。”
朱溫一聲輕哂,道:“我朱某人也說一句不知輕重的話,現在的大唐王朝,除了高駢和張將軍你之外,其他人我還不放在眼裡。再說句不知進退的話,即使你張將軍和高駢動用全部兵力和我軍一戰,是否就真的有把握能夠戰敗我軍呢?”
張璘眼中精芒一閃,目光炯炯的看著朱溫,朱溫也毫不退讓的看著張璘的眼睛,兩人彷彿如鬥雞一般相護對視著,忽然兩人同時大笑起來。兩人都是戰場上的強者,也都是內力深湛的高手,這一對視,竟然旗鼓相當,也起了惺惺相惜之心。
朱溫心道,這張璘也是個人才,如果不是分屬敵對,倒是可以跟他交一個朋友。
張璘也確是爽快之人,收下了朱溫的禮物,並當著朱溫的面給高駢寫了書信,詳細述說了黃巢有報效朝廷之心,希望高駢可以代為舉薦,若能招降黃巢,則天下幸甚、百姓幸甚云云。
朱溫的目標既然已經達成,也就和徐懷玉告辭而去。
卷尾語
本書第一卷主要是寫了朱溫想過平淡的生活卻意外認識了黃巢的女兒黃穎,之後無奈之下參加了黃巢的義軍,並拜義軍領袖黃巢為師,在黃巢軍中的一段故事。本來想多寫一些主角的戲份,可鑑於歷史的原因,主角的戲份不是很多,也沒有很特殊的亮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可小歌是一個很嚴謹的人,讀者朋友也大多喜歡小歌以自己的觀點解讀歷史,所以第一卷小歌沒有偏離歷史太遠,這也是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做的,希望讀者朋友不要怪我。
如果大家喜歡小歌更加天馬行空一些,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小歌會認真考慮的。
對於唐末五代這一段歷史,或許大家並不是很熟悉,其實唐末五代這一段歷史之混『亂』程度並不亞於三國時期,期間出現的名將之多也不亞於三國時期。之所以三國那個時代為世人所熟知,也是因為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小歌不得不承認那是一本好綠『色』∷小說文中寫的實在是太多了,不是有句話叫做“有多少三國可以胡來”嗎?
所以小歌不想重複別人,也不想重複自己,所以就挑選了這個中國歷史上和三國有些類似的歷史時期作為本書的大背景,小歌也知道這個時期很難寫,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題材。而小歌所選的這個人——朱溫,更是一個任何人都不願意去寫的人。
五代時的朱溫,他代表的是暴虐、殺戮、荒『淫』、無恥……這一切的一切罪名彷彿都能夠和朱溫掛上鉤,是以任何人提到五代,第一個要罵的人就是朱溫。
可大家應該靜下心來想一下,朱溫處在那個時代,能夠在軍閥林立的『亂』世之中脫穎而出,建立五代時期第一個朝代——後梁,他真的如史家記載的那麼不堪嗎?一個那麼多缺點,人品那麼卑劣不堪的人如何能夠在身處四戰之地的中原而屹立不倒?如何能夠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打下天下,他憑的是什麼?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大家無法去想象,是史家不公?還是歷史另有真相?本書都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寫第一卷的時候小歌由於生意有些忙,寫的有些慢了點兒,更因為考慮到時歷史小說,小歌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