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千人馬定了死刑,朱溫心中佩服,卻也暗暗嘆息,他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能決定數千人的生死命運。

這就是身在上位者的可怕之處,他的一句話說出來,會有多少鮮血灑落塵埃?多少鮮活的生命變成枯骨?或許這就是古人說的“一將功成萬古枯”吧。

黃巢在唐末縱橫十年,轉戰大半個中國,最後還打下東都洛陽和唐都長安。十年中,軍民傷亡何止百萬?

朱溫阻止不了這些,黃巢自己也無法阻止這些,史料記載黃巢數次和朝廷談判議和,都以朝廷沒有誠意而告終。甚至黃巢在福建擁兵二十萬的時候,求朝廷承認他為天平軍節度使和廣州節度使,田令孜和宰相盧攜兩個吃飽了撐的傢伙竟然極力反對,還給了黃巢一個“率府率”的東宮侍衛長的官職,黃巢能忍才怪呢。

朱溫搖了搖頭,儘量讓自己不去想以後的事情,因為眼前的宋州風雲際會,各路兵馬紛紛指向宋州。

朱溫看著滿臉興奮之色的黃巢,他已經瞭解了黃巢真正的意圖——圍城打援。他想盡可能的消滅和迫降唐軍的有生力量,奪取他們的兵器糧草等軍用物質。

真正的大戰才剛剛開始……

第十一章 朱溫成了黃巢的弟子

李勍站在睢縣城西門城樓上,看著遠方疾馳而來的忠武軍的三千部隊,心裡豪氣雲幹。雖然睢縣城牆簡陋,但他有信心守住這座縣城,甚至出城一戰的話可能把忠武軍的三千部隊全殲。

他麾下已經有五千人,他第一次帶這麼多人,本來信心十足的想跟唐軍打一場硬仗。可惜幾個時辰前傳來黃巢的命令讓他詐敗,心裡不禁有點窩囊。可是軍令如山,李勍當然明白這個道理,黃巢的手段他更瞭解,所以他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服從。

敵軍長途奔襲,根本沒做停留,略作準備就下令攻城。忠武軍是出名的鐵軍,戰鬥力堪稱中原第一,他們怎麼會把這些土匪看在眼裡。果然不出他們所料,守城的義軍亂糟糟射了幾輪弓箭,投了一些滾石檑,木毫無章法可言,忠武軍派來的三千唐軍順利的攻上了城頭。義軍見敵人上了城,紛紛從東門撤出睢縣城。

唐軍見義軍如此不堪一擊,更是信心大漲,長官一聲令下,三千人馬緊追而去。

李勍帶著五千人馬一口氣跑了六十里,後邊追擊的唐軍氣的直罵娘,他們可是急行軍從許州(河南許昌)趕來的,到現在連口飯都沒吃上。正在唐軍又累又餓的時候,兩旁樹林中一陣陣箭雨毫無徵兆的射向忠武軍的三千唐軍,唐軍紛紛落馬。

弓弦聲、驚叫聲、慘呼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氣勢磅礴的死亡交響樂。

唐軍根本來不及組織防禦陣型,幾輪箭雨下來,已經傷亡了近千人。等他們整好隊形準備撤退時,李罕之早已經領著伏兵斷了唐軍的後路,兩旁林中伏兵也衝了出來。早已感到萬分窩囊的李勍見伏兵殺出,趕忙後隊變前隊,一馬當先提刀殺了過來。

這不是戰爭,這是一場屠殺,李罕之和李勍以絕對的優勢兵力伏擊長途跋涉而來的唐軍,勝負毫無任何懸念可言。

天邊第一縷曙光出現的時候,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僅餘的七百唐軍棄械投降。

義軍只喪亡了兩百餘人,唐軍兩千三百人被殲滅,七百人投降,繳獲糧草百餘車,兵甲、軍器、馬匹千餘。

李罕之和李勍合併一處回寧陵縣城駐紮,並派人向黃巢報捷。

感化軍和平盧軍的援軍也在第二天分別被王仙芝的大將尚讓和尚君長所敗,宣武軍的援軍出汴州不久,見其他各路援軍出師不利,在杞縣駐兵不前,並快馬向朝廷告急。

朱溫見黃巢接到李罕之的捷報並無絲毫喜色,笑道:“將軍新勝,如何滿面憂容?”

黃巢苦笑道:“忠武軍的三千人馬雖然被包了餃子,卻暴露了我軍的實力,朝廷不久必會遣大軍討伐,宋城已成雞肋。不說攻城不易,就算是攻下來又如何守得住?攻下宋城無非是和宋威換個位置而已,我倒是寧願不進宋城。”

朱溫道:“宋城雖為南北水陸交通要道,但處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並非久居之地,望將軍早日南下。”

黃巢猶豫道:“南方雖可建立基業,卻是偏安之局,自古以來各路諸侯爭霸均在北方。南方人不善征戰,加上河流縱橫,山路崎嶇,行軍不便。不如率軍北上,割據山東。”

朱溫知道黃巢不想輕易過長江,心中暗歎,僅憑三萬人馬想割據山東談何容易?自己明明知道黃巢的命運如何,就算他過了長江依然不可能在江南建立基業,因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