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抄裡特別說到關稅對朝廷和民眾的利益。關稅十稅其二,五兩銀子的交易就能有一兩銀子的稅收,商人多交一份關稅,不單是為朝廷帶來了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北塞和遼東的餉增能得到更大的保障,朝廷也能有有更多的財政盈餘用來哺持民生。因此當前要務就是,徹底罷除礦稅監,由商人自己選擇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各地牙行。徹底開放海禁,任由商人與海外自由貿易。如果不這樣做,本來就已經處在天崩地裂邊緣的社會環境就會徹底惡化,皇帝也最終會和桀紂之流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符強突然明白過來自己手上的是什麼東西。這張所謂的刊抄,分明就是是明朝的民間報紙!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節 外賊內鬼
符強看完刊抄,心裡實在是難以置信。他本來還異想天地開以為古人訊息閉塞、腦筋死板,自己到了這個時代,發明個報紙什麼的八成能發大財,沒想到人家居然已經早就有了。雖然說這些內容還侷限在時政和學問上,沒有往娛樂和商業廣告上延伸,但最少它已經擁有報紙的本質屬性了。
幸好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古人打擊自信,從三姓堡的火箭、飛鴉開始,到入關之後知道各城市裡的煤煙塵來歷,已經在這方面有過好些被古人震撼的心理經歷了。震撼完了之後,也就是慨嘆而已。
“嘆什麼氣?進去了。”牽著符強的熊瑚,撲閃著兩隻眼睛看著他說。
符強抬頭一看,已經到了一家成衣店的門口。正要邁步進去時,裡邊一個衣著光鮮,中等身材的黑瘦漢子,帶著一個長相清秀的長隨迎面走了出來。那個長隨看了他一眼就把頭低下,跟著黑瘦漢子快步離去。符強覺得這倆人有些面熟,一時又想不起在哪見過,正想多看兩眼,熊瑚把他拉了進去。
衣服的價錢讓符強嚇了一跳。一套做工精細的綢緞高檔服裝,連帽子帶皮靴一起,要六七兩銀子。三姓堡的工匠們辛苦打造的火繩銃一把才賣二兩多銀子,可是這衣服準備個兩套就要穿去六把火繩銃的收入,符強心裡那裡捨得?
他執意不肯買綢緞衣服,就選了兩套棉布衣服了事。京城裡米珠薪桂,就是這兩套衣裝,也還是花了一兩多銀子,讓他心疼了半天。
回家時路過一個街口,符強看見街哪邊人頭攢動,好像很多人在那圍觀什麼,就問熊瑚那是怎麼回事。熊瑚說那裡是天主教堂,耶穌會的教士在傳教,宣武門邊還有一個南堂,也和這裡一樣熱鬧。教堂裡的人時常賑濟糧食和衣物給窮人,所以貧民和閒人每逢發放的時候都會雲集在哪。接著她又說那些教士扶危解困,都是菩薩心腸的人物,現在剛好有些時間,不如一起過去看看。
雖然後世東北的教堂不少,可除了那次樂捐過一塊錢外,符強還都沒去過。符方堡發現地窖裡的金銀以後,他對教會什麼的簡直厭惡到了極點。可是拗不過熊瑚的拉扯,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跟著擠進人群去湊熱鬧。
教堂外邊的人群裡貧富混雜,士林商賈和販夫走卒擠在一起,個個都是滿臉虔誠。
教堂門口的站臺上,幾個教士先是一通祈禱,然後頌揚一陣歐洲天主教國家國民對天主的虔誠信奉,說這些國家和人民都得到了天主的庇佑,所以國泰民實,禮儀稱邦。
比如什麼西洋歐羅巴州的意大里亞國商輻輳集,繁華富裕,海港每日千帆競揚。佛朗機宗主國國王篤守天主角教教皇的教諭,得到亞墨利亞洲土人擁戴,自願日日勞作,所得寶貨盡貢國王。所以該國王宮和貴族家院裡都是黃金遍地,白銀滿倉。總之對遵守教皇聖諭的歐羅巴州國家描述極盡美飾,無處不是人間勝地。
而後就是引用聖經裡的內容佈道,說天主博愛,不論貴賤賢愚,只要信徒能以每年財入的十分之一敬俸教會,人人都能脫離當世罪孽,死後一定升入天國,永受天主聖沐云云。
符強聽了一會,頭大如鬥,告訴熊瑚哪都是假的。意大里亞千帆競揚或許有,佛朗機的那個什麼宗主國國王受亞墨利亞洲土人的擁戴就是放屁,他們正被那些人強行押著去開金礦銀礦呢。說完也不管熊瑚願意不願意,拉著她就走。
快要擠出人群時,符強又看見了成衣店裡遇上的哪兩個傢伙。黑瘦漢子正帶著長隨上了一輛馬車,向另一輛由穿著皂役服裝的馬伕趕車的官員打扮的人道別。邊上還有一輛車像是在等著那個黑瘦漢子,裡邊一個長方臉龐、穿著褐色團花緞衫的中年人正探出身子陪著笑臉。
他猛然想起,哪個長相清秀的長隨就是黑風山打完戰後,被自己嚇得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