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道:“不是織錦,是你自己!可一不可再,姑娘連續鋒芒畢露。恐會招來小人覬覦。”
她首次出彩大家都能接受。畢竟一代一代傳下來,行內常有能人輩出,並不算稀奇;再次創新也是眼前一亮,若再有第三、第四次,怕有人要把主意打到她身上,當她是聚寶盆來搶奪了。
清啞隱隱明白,心中一凝,點頭道:“多謝提醒。”
說完便轉身出去了。
方初看著她背影想:“真的聽明白了嗎?”
心裡不知為何塞得慌。似憂似怕。
大家出去,嚴氏等人見他們完事了。忙對清啞感謝又感謝,道了勞乏,說說笑笑的引眾人出了織錦坊,重回正堂。
到了前邊,發現嚴未央已經來了。
有了她,吳氏覺得自在好多,連清啞也覺輕鬆。
宴席早已準備好,嚴氏一聲吩咐,立即調擺桌椅,羅列杯盤,設定美酒和佳餚,大家吃飯不提。
飯罷上茶,嚴氏見今日之事完滿,十分開心,唯有一點不足——她真喜歡清啞,想她做兒媳婦而不可得。
因對吳氏笑道:“瞧嫂子對郭姑娘這樣疼愛,就知平日有多寵她了。我們也是這樣。初兒要擔事,我們管教就嚴厲些;我這老二和小么女,平常就嬌慣多了——”因指向方則——“嫂子瞧他,這麼大個人了,在我跟前還跟個孩子一樣,在外也沒個心眼和算計。我又喜歡又發愁,就怕他吃虧。這兩年命他出來歷練……我瞧他跟嫂子那老三倒有些像……”
凡父母說起子女來,便是出身教養不同的,也有許多話。
吳氏卻很精明,只笑著附和,不肯對方則多評價。
誰讓郭家剛拒絕人家提親呢,這話題敏感,不好說的。
清啞此行任務完成,喝了一杯茶就起身告辭。
她要避嫌,也想回家歇息。
方瀚海夫婦挽留不住,嚴氏便要親送她們回去。
吳氏忙攔住,道:“方夫人再這樣,我們可不敢來了。”
嚴氏聽了,只得命方則和方紋去送。
方初攔住弟弟道:“還是請表妹走一趟吧,她正有事找郭姑娘呢。明天郭姑娘要去嚴家。”一面悄悄地捏了捏弟弟的手,一面又對嚴未央道:“勞煩表妹了。”
方則心中一動,想起前事,雖心有不甘,也只得止步。
嚴未央笑道:“可說對了,我正要找郭妹妹說話兒呢。”
說罷挽著清啞的手,向姑母等人告辭。
嚴氏也明白了大兒子的意思。
之前是她帶小兒子和女兒去接郭家母女,那是她大氣,給郭家尊重;如今單獨讓小兒子去送,就不大妥當了,尤其是郭家剛拒親的情況下,肯定不願他送;若不送,又失禮,好像方家用完了人家就不管了。念頭一轉,她便命身邊兩位最得力的管事媽媽帶領一干媳婦婆子隨同嚴未央護送。
安排已畢,方家夫妻父子一齊送到門口。
門口停著數輛馬車:其中有嚴家的,也有方家的,有幾個媳婦婆子在旁侍立;還有兩輛大車,裝著清啞要的東西,和方家送的禮品。
清啞等人剛走出來,頂頭又見一輛馬車過來,在面前停下。
車簾掀開,卻是謝吟月下來了。
看見她們,謝吟月點頭致意,“嚴姑娘!郭伯母,郭姑娘!”
吳氏板著臉沒出聲,清啞卻點頭回應道:“你好!”
神情很是輕鬆隨意。彷彿跟老朋友打招呼。
這下,不但嚴未央和在後相送的方家人愣住了,連謝吟月都愣住了。她覺得清啞對她一向不假辭色。今日這般實在反常,因此狐疑地看向方初等人。
方初見清啞一副沒事人一樣上車去了,嘴角抽了抽。
他大概猜到她為何會這樣——摟到許多東西高興唄!
清啞撞見謝吟月的時候,心裡正想要回家先好好睡一覺,然後起來看那些布料。雖是過去時興的,她有本事翻新來用。其中有兩匹她特別看中,可以將圖稿修改後織出來做兩件衣裙穿。保證引領這古代潮流風。樣式她都想好了,花色跟她氣質正配。
她一邊走一邊想這些,就碰見了謝吟月。
謝吟月和她們招呼。她也本能地禮貌回應。
這一回應不要緊,把謝吟月弄得疑惑起來。
她接到方初的回信,方初在信中直言,方家今日請郭清啞來指點。無暇抽身。所以不能赴她的約。他坦誠相告,她正有心結,因此越發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