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為了這件事。他和方初反目成仇。
謝吟月的招供,告訴他自己有多愚蠢!
他也看出,謝吟月全部交代了。
不然,不會如此詳細。
誣陷清啞殺人必須說,因方初知曉內情;但第二第三件事,卻無跡可尋,她可以不用交代的,即便交代了,官府也無法據此定她的罪,因為雖有她暗示和提點,怎麼做卻在於夏流星,但她依然說了。
“你毀了自己!”他對著謝吟月背影想。
顏侍郎十分滿意,今日審案太順利了。
他當堂判決:謝明理殺人滅口,證據確鑿,判斬立決。謝吟月誣陷郭織女殺人,未得逞,依反坐(註釋)定罪,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謝家和夏家官商勾結……
一面心裡盤算,抄了謝家,他能得多少好處。
剛判到這裡,謝吟月高聲道:“大人且慢!”
清脆的聲音,讓人懷疑是她發出的,畢竟她病體未愈。
顏侍郎停止宣判,看向堂下。
謝吟月挺直腰身,一字一句道:“謝家沒有和夏家官商勾結!”
顏侍郎臉一沉,喝問:“你父女二人剛才招供,怎又反口?”
謝吟月斷然道:“民女不曾招供此事!民女與郭織女之間屬私家恩怨,早在夏家和郭家結仇之前。若謝家和夏家有勾結,當年便不會被捋去皇商資格;若有勾結,江明輝一案得夏織造相助,郭織女必死無疑;若有勾結,上次水災,夏織造奉命召集錦商們捐款賑災,謝家雖答應捐十萬兩,不會不立即送現銀去,當時只有週記一家送去了;若謝家和夏家真有勾結,上次方大少爺也不會出面,為謝家澄清沒有賄賂夏織造。方少爺可是與民女退過親的,方謝兩家已經反目成仇。若非事實如此,他怎會替仇家開脫?大人不信可問在場各位,問方大少爺自己。”
她跪著轉過身來,面對公堂門口聽審的眾人,神色凜然,堅定道:“我與父親所犯罪行,自會一肩承擔。但謝家從未與夏家官商勾結。我弟弟更是清清白白。”
說到這,特意把目光對準清啞,又道:“當日,郭織女被當做妖孽在錦繡堂前受審時,我弟弟在對面茶樓內指責我不該陷害織女,我姐弟二人大吵了一場……”
至此,公堂上上下下方明白,她先前為何主動招供,且那麼詳盡——這是要保住謝家,保住謝天護!
顏侍郎覺得,煮熟的鴨子要飛了。
謝明理心痛地看著女兒作最後拼搏,瞬間老了十歲。
謝天護站在堂下,低著頭,不看任何人。
方初卻看著他,想起那日在船上,他拉著自己的手叫“方大哥”,滿眼的恐懼和無助遮掩不住;今日,他父親殺人暴露,姐姐認罪,他卻平靜了,被迫接受了親人造就的結局。
無論這結局是什麼,他都要用稚嫩的雙肩擔起來。
以前沒出事的時候,他總習慣性地向方初尋求幫助。
今日,謝家瀕臨覆滅,他卻一句話也不說了。
是羞於求人,還是不敢奢望別人放過謝家?
方初覺得心中一股氣往上衝,嚴厲看向謝吟月——即便她悔悟認罪,對別人、對親人造成的傷害也無法挽回!
********
三更求月票!謝吟月的判決,是否讓你們滿意呢?滿意的話就投一票唄(*^__^*)(未完待續。)
ps: 反坐定罪:此處參照《唐律疏議》和明清對誣告反坐的處理。誣告反坐,即將被誣告人所受的刑罰,反過來加在誣告人身上。謝吟月誣陷清啞殺人,但清啞未被處死刑,所以謝吟月也未判死刑。然誣告殺人是重罪,因此被判杖刑加流放。
第629章 流放(求月票)
謝吟月不閃不避,和他對視。
他便看透了她心思:坦然招供後,無論是他,還是清啞,都不會再對謝家落井下石;至於顏侍郎,或者別人,想落井下石也找不到藉口,因為她提出的條條都是事實,更有他之前為謝家作的證明。
方初沒有立即站出去,而是低頭看向清啞。
一句話未說,清啞先衝他點點頭。
然後,方初再把目光投向謝吟月,既冷又深邃。
謝吟月看清了他們之間的默契:清啞答應方初出面作證。
她也看明瞭方初眼神傳遞的內容:郭家今日放過謝家,等於養虎為患,可清啞還是抬手了,縱然她數次陷害清啞,清啞也做不出落井下石的舉動;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