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報拳,淚水長流……

審案之前,乾隆在養心殿事先召見了王士俊。王士俊進殿跪曰:“臣王士俊叩見皇上。”

乾隆不吭聲。

王士俊不敢抬頭。

李方膺立候在軍機房丹墀西槐樹下等候覲見,他抵抗新政的事已在朝野上下成為議論中心。大學士朱軾、包括等大臣、王爺從此路過,朱軾指著李方膺給他們說:“看到槐樹下的那個年青人嗎?他就是勸阻王士俊燒林墾荒的蘭山知縣李方膺。”

眾王爺、大臣駐足而望,欲見而擠不上前的大學士包括以手掩額遠望道:“就是那個瘦而長,眼睛很有神的那位嗎?”

“就是他。”

“李玉宏這個兒子真是有出息啊!”

養心殿裡,憋了一肚子火的乾隆終於發了話:“說吧,堂堂一個封疆大臣,竟然落到如此丟人的地境。怎麼回事?”

“李方膺違抗聖命,帶領百姓聚眾抗上,臣不得已將其拿獲……”王士俊一面說著一面偷察皇上的臉色。

乾隆突然想起了什麼,說:“朕印象中他是福建按察使李玉宏之子,會作畫,朕賜他赴山東任職,是這個李方膺嗎?”

“是,陛下。這就是他譏諷新政的畫作。”

王士俊將李方膺所作的《齊魯清豔圖》遞呈了上去。

安寧接過,在乾隆面前展開了那幅圖。乾隆緩緩讀起了畫上的那首詩:

幽忿灼灼橫風吟,

但聞啼聲無啼人;

山光水色蒙濁時,

誰能解我畫中情?

“好,好啊。畫在人在,憂政憂民之情躍然紙上了。”乾隆不見此圖便罷,一見反而對王士俊的新政有了譴意:“齊魯就是被愛卿治理得這般清豔嗎?”

王士俊委屈地說道:“皇上,臣推行燒林墾荒的新政是報請皇上恩准的……”見到皇上的神色,他收口不敢再往下說了。

“朕就是讓你這樣燒林墾荒的?”乾隆反問道。

王士俊慌了神,口齒不靈地連連辯解:“臣誤解了皇上的聖意,臣該死。皇上,臣為了治理一方,用盡苦心,臣推行燒林墾荒的新政李方膺的一幅畫子就……”

“一幅畫子?”乾隆鄙視地瞄了下王士俊,淺淺笑道:“畫乃心成,你沒見人家沒比你少費心?”乾隆的話說得極有分寸。

乾隆的話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令王士俊無所適從,自知言多必失,乾脆閉口不語了。

“李方膺現在何處?”乾隆問道。

王士俊回應道:“微臣已將他押解來京,正在軍機處門外等候聖裁。”

“今日就不召見了,明日朕要親審此案。”乾隆輕彈手臂道,“好了,跪安吧。”

翌日,乾隆御駕紫禁城乾清門,親審李方膺一案。

所有在京的王公大臣都上了朝,似乎一個不缺。乾隆強作輕鬆地說道:“朕今日親自過問山東蘭山百姓圍攻河南總督一案。傳山蘭縣令李方膺進殿。”

安寧唱喏道:“帶蘭山縣令李方膺——”

李方膺進殿叩曰:“山東蘭山知縣李方膺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也沒發話讓李方膺起身,便說:“王士俊……”

王士俊慌慌出列應道:“臣在。”

乾隆不緊不慢地說道:“你和李方膺是誰說啊?”

王士俊作禮道:“皇上,此案由臣的新政引起,臣先陳述了。燒山墾荒是臣……”他想說此事稟報過皇上,得到過恩准。但他多了一個心眼,昨日皇上的微詞他已領教過了,倘若暗中與皇上較上了勁,豈不是自掘墳墓嗎?於是他話鋒急轉改了詞道:“這是臣自作主張在山東推行的新政,山東連年缺糧鬧饑荒,燒山墾荒可解決燃眉之急。”

“皇上,山東不缺糧。”李方膺稟道,“缺糧只是有些人伸手向朝廷索要救濟的藉口。就以蘭山一個縣來說,每年強行謊報缺糧上萬石,臣歷年拒報,但收到的朝廷報文仍然聲稱缺糧萬餘石,這就讓人納悶了。為此臣聯想到燒林墾荒與其之間的微妙關係,越級給皇上八百里奏報……”

“你給朕有過奏摺?”乾隆打斷了李方膺的話頭問道。

李方膺言之鑿鑿地:“是,皇上,時間不出十天。”

鄂爾泰出列道:“皇上,臣在外奏事處見過李方膺的緊急奏摺,當日值勤的是曹連中大人。曹大人與王總督私誼深厚,但視國家政事如同兒戲,隱私納垢,臣以為就是欺君瞞上。”

乾隆慍怒地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