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無罪的。”並於當天命令他們立刻把孩子送到了井陘洪河槽村。
聶榮臻趕過來看望小姑娘。事有湊巧,原本在前線拍攝採訪的沙飛剛好被愛才的聶司令員去電召回。走進司令部的大門,沙飛一眼就看到了聶司令員坐在小姑娘身旁,正慈愛地看著這個被戰火吞噬了親人的可憐的孩子。沙飛馬上進入了拍攝狀態,及時抓住了聶榮臻照顧日本小姑娘的一組照片。
在聶榮臻的安排下,戰士們找了一個可靠的老鄉,準備了一副挑子,筐裡堆了許多梨子給小姑娘帶在路上吃。小傢伙吃著梨子,啃了一半不吃了,聶榮臻接過來拿在手裡,眼光在小姑娘身上停留了很久。等警衛員給小姑娘喂完飯,聶榮臻給她擦了嘴巴,說:“來,我們照個相!”他拉著小姑娘的手,向前走了幾步,轉過身來。
背景是山腳下有山有樹的小山村,馳騁疆場的八路軍司令員聶榮臻和怯生生的日本小姑娘,小姑娘好奇地看著沙飛手裡的照相機,沙飛毫不猶豫地摁下了快門。
很快,小姑娘被送往了日軍駐地。與小姑娘一同送達的還有聶榮臻寫給石家莊日本駐華北派遣軍司令的一封信。之後,日軍用中文回信給聶榮臻,大意是,收到小孩,對貴軍人道主義精神非常感謝,將來和平後見面,定向你們致謝。
聶榮臻把這封信轉給了沙飛。為此,沙飛於1940年9月14日在《晉察冀日報》上發表“晉察冀社通訊稿”:《老鄉:把這兩個日本女娃娃送到敵人那裡去!》。
這次拍攝,給沙飛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一個是交戰雙方之一八路軍某部司令員,一個是敵方的無辜小女孩,在戰火硝煙的背後,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透過鏡頭,沙飛看到了共產黨人博大的胸懷。
事後,他曾感慨地說:關於孩子,在抗日戰場上有兩件類似而又截然相反的事情,一件是在百團大戰中,聶榮臻司令員親自照顧並且送還了被我軍救出的日本女孩子;另一件就是在柏崖慘案中,日本鬼子把###小孩子扔進開水鍋裡煮死。這是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鮮明對照。
直至1947年1月3日,晉察冀畫報社攝影工作者在阜平縣城南莊舉行的經驗交流會上,沙飛講到如何蒐集、拍攝臨時發生的一些動人材料時還曾提及此事:
“部隊進入井陘城時,敵人大部全跑掉了,我們戰士在進行搜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遺落在這裡的敵人的小孩子。戰士們便把這孩子直接送到了我們的軍事首長聶司令員那裡。在我們撤出井陘之前,聶司令員親自寫了一封信,囑咐一位老鄉把日本孩子妥善地交給敵人。我們的戰士在與敵人作戰時是多麼英勇,對敵人的仇恨是多麼深啊!可是對敵人丟掉的一個小孩子卻是寬大為懷的。這是一件大事,從這裡可以具體地說明我們人民軍隊從戰士到首長都明確俘虜政策,具有革命的仁慈。也說明了我們軍隊愈戰愈強及堅信最後勝利的充分信心。
part 8《將軍與幼女》組照(2)
當時我雖然拍攝了一些生動的材料,檢討起來,還很不夠,因為我沒有把那位不知名的勇士的事蹟—— 從在戰場上發現幼兒,直到親自送到部隊首長那裡,具體地生動地記錄下來。這件事情,現在想起來還感到遺憾,值得在今後處理同樣情況時注意。”
沙飛以一個新聞攝影記者敏銳的觀察力抓住了這個有著重大歷史意義的題材。但沙飛仍有所遺憾。
也就在這次拍攝後不久,沙飛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其後,沙飛拍攝的這組照片,部分發表於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編輯的日文版《解放軍畫刊》1941年6月第2號。1942年7月7日,《晉察冀畫報》創刊號發表題為《將軍與幼女》的組照和聶榮臻的信。
雖然沙飛早早地故去了,但這個將軍與孤女的故事卻仍在繼續。
這對日本小姐妹先後轉交於日軍後,被送到了石家莊的石門醫院。不滿週歲的妹妹因傷勢嚴重不幸死去。姐姐於1940年10月被伯父平安帶回日本,此後與外祖母相依為命。
40年後,見到沙飛拍攝的這組照片的《解放軍報》記者向聶帥詢問當年情況,得知小姑娘可能叫“興子”。記者據此寫成報道——《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附上了沙飛的作品《將軍與幼女》,發表在《解放軍報》上。文章和照片在中日兩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後來,經過日本《讀賣新聞》採訪,知道了這個幼女的名字叫美穗子。
1980年6月8日,《讀賣新聞》在顯著位置上刊登了文章《我就是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