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人能碰得的,可是潘家已經有三個人下到了墓裡,要是一般的盜墓蟊賊早就嚇跑了,可是這家傳的世家就是有一股拗勁——不盜你的墓行,可我得把我的人帶走。
老秉燭人牙一咬,一跺腳:“快馬去太原,請掘子門呂家的人,就說我願意把咱家的香爐放到他的爐下面。”把象徵潘家盜墓標誌的青銅香爐放在人家的香爐下面多供一炷香,就表示原來平輩論交的開封潘家自願服低,認掘子門為前輩。
山西掘子門的呂家是最不信邪的盜墓世家,凡是被他們盯上的大墓無一能倖免,但是呂家卻遵循著盜墓一門最古老的規矩,不毀屍,不奪禮器,只取浮財,所謂墓裡浮財也就是那些豪富墓主留在墓裡顯擺的東西,留之無用,取之無害。掘子門也算是盜墓行當裡的古典派了,雖說發的是不義財,但是口碑極好,向來有膽大、仗義、顧人的說法。
潘家的人帶了自家的銅香爐去,結果又被呂家客客氣氣地連人帶香爐給送了回來。人家的掌燈人說了,雖說是見不得光的行當,但都是祭的同一個祖師爺,這點忙是應該幫的,就是希望拉上來元身後,潘家能夠送一隻人形皮影給呂家的孩子玩。開封潘家是以操控人形皮影來盜墓的,人形皮影可謂不傳之秘,但是為了救人,潘家秉燭人咬牙答應了。
隨著潘家求救的人回來的是兩個人,一個老頭和一個十五六的半大少年,兩個人都瘦骨嶙峋,一副餓癆鬼的樣子。這兩個人在墓頂先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