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怕皇帝,他可不怕。難得有生第一回吃御宴,便即放開來吃,飽得都有些撐了。
燕千尋三女與武松卻是想要等他一起回來吃晚飯,因此皆是沒吃。他既吃過了,當下便即開飯。沈醉雖已吃了個飽,卻是仍坐下來相陪,喝著酒向三女述說了一遍他今日的行止,並回答著三女不時提出的問題。多是當狀元好不好玩兒,皇宮漂不漂亮之類。卻也有些患得患失,說道他今後做了官兒,便不能常陪她們了。
沈醉也覺如此,不管翰林學士一職有多閒,終是不如以前閒了。且也被限制了一部分自由,心想先做段時間,待覺著沒意思時找個機會請辭了便是。
吃完飯又閒聊一會兒,便即各自散去回房睡覺。燕千尋自初四那晚住下來後,卻是便再沒神偷門住去,一併住在了這裡,換洗衣物及私人物品也一併帶了過來。
第172章 為官數日
為趙煦制定完“皇后攻略方案”,又教了他幾招劍法之後,沈醉便即告退出了內書閣,往翰林院而去。
翰林學士的主要職責乃是充當皇帝的顧問併為皇帝起草詔制,而難保皇帝不會三更半夜的突然起意想擬道聖旨,所以翰林學士需是隨時於翰林院內待命的。便是晚上也會常留兩名值夜班,以備皇帝隨時召見草詔,白天更是需全部於翰林院中待命。
所以翰林學士一職雖然清閒,卻是也得照常按時上下班,便是沒事也得在翰林院待著。而沈醉卻是不想這般每日沒事還得在翰林院中待著,因此特地向趙煦申請了特權,不必全天待命,沒事也得待在翰林院。不過他覺著自己今日初來乍到,卻還是別急著搞特殊為好。先照常上兩天班兒,與同僚熟悉熟悉打打關係,也熟悉下辦公環境。等到趙煦召見自己的次數增多,成為他人眼中的“皇帝眼前紅人”時再搞特殊不遲。
到得翰林院時,卻見院中樹蔭下一張石桌旁正圍著四五名翰林學士。定睛一看,原來是有兩名正在對座下棋,其餘人等皆在旁觀棋,有的拈鬚微笑,有的皺眉深思推敲,看的十分入局。另有三張石桌旁也皆有人在座,有兩張桌上各坐兩人在手執書卷看書,桌上都放著一壺茶兩隻茶杯,還有一張桌上有一人卻是在執筆練字。近來天氣炎熱,這些學士們便皆在院中待著。此時雖天氣尚早,卻是已大多出來了。
沈醉一進院,便有人瞧見,遠遠拱手見禮。這些人他那日隨蘇軾進宮朝見之時與文德殿外的院落中卻是全部見過,蘇軾也都一一介紹過,全都認識,當即上前與眾人一一見禮。有人問及趙煦召見他有何事情,他都以研究詩詞代過。又與眾人閒話幾句,便先回自己房中將頭上礙事的長翅帽拿下。
這些翰林學士平時大多清閒,為怕他們發悶及打發時間之用,這裡專門修建了一個書閣,內建有許多藏書。另每人都配有一間房舍,以供休息之用。沈醉先前隨那太監來辦理手續之時,也被分配了一間。將帽子脫下後,便即獨自一人在這翰林院裡逛了起來,熟悉環境。
除了各學士的私人房間外,沈醉將所有的地方都逛了一遍後,便到了自己分配的房間內解下內衫裡面繫著的酒葫蘆躺在床上喝酒。喝了一會兒,漸覺無聊,便即翻身去睡覺。
不知睡了多久,被人拍門叫醒。開啟房門一看,卻見是蘇軾。這才想到蘇軾也有個翰林學士的身份,問及先前為何不見時,蘇軾卻道他先前也在房中睡覺,讓沈醉大汗了一回。蘇軾雖還兼了個禮部尚書,卻是並不常在禮部上班,反倒喜歡待在翰林院裡。還有個龍圖閣學士,卻不過只是個加官,並無什麼實職,只是一種身份象徵的官名。
蘇軾前來叫他,卻原來是到了午飯時間。見他還未起來,特來相叫,讓沈醉好生感激了一回,當即隨同蘇軾往飯廳用飯。這翰林院既在皇宮禁中,是以飯菜也是皇宮御膳房所提供,自是十分美味,另還附有兩壇御酒供眾學士們飲用,伙食極好。吃過飯拍屁股即走,自有前來送飯的太監負責收拾帶走。可比星級賓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服務的全是太監,也不派個宮女。
吃過午飯,眾人又各忙各的,下棋的下棋,看書的看書,練字的練字,當真是清閒的很。沈醉則被蘇軾拉著一起喝酒敘舊,談論詩詞。沈醉卻是哪裡敢跟他談什麼詩詞,只是把話題往別處扯,若論知識之豐富廣博,便是蘇軾這大文豪也跟他這現代人沒得比。這一扯開,天南海北,天上地下,說得是天花亂墜,但就是不說詩詞。
到傍晚下班時候,兩人又相攜而出,蘇軾又說晚上要宴請沈醉,請他赴宴,說是還請了時任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的秦觀秦少游作陪。沈醉因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