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心中大大一個驚喜。瞧了那邊太皇太后一眼,忍不住心下得意,在上笑道:“當真是好詞!”
太皇太后在簾內點頭笑道:“果然是好詞,沈相公這首詞豪放之氣可比之蘇相公那首《奴嬌》了。”她將沈醉與蘇軾相提並論,對於沈醉之才自是再無所疑,對於他初得狀元便授翰林學士之職也是再無異議。
她無異議,剛被他提到的蘇軾卻是有異議了,朝向沈醉問道:“沈相公這首詞可是填的《破陣子》嗎,如是,下闕卻是少了最後一句,與上闕不相對稱了?”蘇軾這一問,立馬讓眾人回味過來,也才注意到這首《破陣子》確是少了最後一句,紛紛附議。
沈醉轉向蘇軾笑道:“蘇大人目光如矩,我填的確是《破陣子》,下闕也確是少了最後一句。”
“沈相公卻是為何不填完呢?”蘇軾不由問道。
沈醉道:“有時候,殘缺也是種美!”他的理由哪能說出來,當下只得拉來這麼一個勉強的藉口。
蘇軾心下卻是覺著沈醉這句話甚有道理,點了點頭,不再相問。
左列文官中段一四十來歲的官員出列,向殿上趙煦拱手道:“沈相公這首詞未能填完,令人甚覺為憾。臣斗膽不才,願接這最後一句,以補其憾,望陛下首肯。”
沈醉聞聲看去,卻見這人乃是時任戶部侍郎、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府尹的蔡京。先前院中相候之時蘇軾曾為他介紹過,聞得蔡京這奸臣大名,想及他徒弟武松、周侗徒弟盧俊義與林沖,還有時遷這幫後來的梁山好漢,他當時就有種想當即一掌劈死這傢伙以除後患的衝動。不過最終還是咬牙切齒地忍住,皮笑肉不笑地與蔡京見了禮。
想不到現在這傢伙卻要來狗尾續貂,沈醉斜眼瞧著他不由心道:“我看這傢伙哪裡是想補什麼憾,不過是想便著法兒地拍皇帝馬屁罷了,卻要看他能續出個什麼來。”
趙煦心情甚好,聞言笑道:“蔡卿即有此意,便請續之!”
蔡京謝過趙煦,微一沉呤,便即拱手道:“臣續‘持戈策馬徵’。”
“‘了卻君王天下事,羸得生前身後名。持戈策馬徵!’嗯,不錯!”趙煦連著前兩句吟了一遍,點頭道。
沈醉自己默了一遍,也覺著還不錯,不由心道這蔡京倒是還有幾分真材實學。
“臣也請續一句,‘男兒付此生’。”有了蔡京開頭,便有人附驥其後。當下便有人爭先恐後,七嘴八舌,請之一續。
沈醉見得這種情況,不禁搖頭苦笑。其中雖也有幾句不錯的,卻是總覺著沒原來的好,也失了那種意味。或也有先入為主的思想作怪,不過他終是覺著沒有一句能比得辛棄疾原創的那一句。
殿中眾人以此為題,也不管是拍馬屁還是顯擺自己的才華,文官基本都請奏續接了一句。當然也有不少人未同流合汙,蘇軾便在此列,他弟弟蘇轍也未請續。
這一番請續,又花費了不少時辰。太皇太后年紀已老,最近又有些精神不佳,未待朝散便先行告辭離去,眾人恭送。等到要續的人都請續完畢後,眾人又討論了哪句為佳,然後選了幾個出來,一一記下比較,卻是最終未能敲定。見日影漸西,已至傍晚,便即作罷,留後再議。隨即趙煦宣佈散朝,並往集英殿設宴相慶。
趙煦先行離去,百官恭送。隨即便有太監帶領眾人往集英殿而行,到得之時,美酒佳餚已然擺上。眾官按序入座,等到趙煦來後眾人三呼拜過方才在趙煦的首允下開宴。開席不久便即有宮女進殿來歌舞助興,殿旁兩側自有樂官奏樂相和。
眾人一邊食用著美酒佳餚,一邊欣賞著佳人歌舞。席間不談政事,只論風月,又有幾名文臣即興填詞送上以助興。楊東輝與王榮林二人見先前沈醉在文德殿時出了採,此時也各填了一首詞向趙煦獻上。
君臣共樂,盡歡而散。
宴散之後,沈醉便即隨同百官出宮,一路上許多官員爭相結納,並要宴請沈醉。沈醉不想與他們有什麼糾纏,且又嫌麻煩,便一一婉言謝絕。
回到家中時,燕千尋、木婉清、阿碧三女還有武松盡皆在院中相候,木婉清笑言道說是他再不回來,便要闖進皇宮去找他了。問及為何竟會莫明其妙成了新科狀元之事,沈醉只有實言相告趙煦的身份。說是趙煦想讓他入宮相伴,好隨時請教,才將他弄成了狀元。
四人聽罷,皆是不由大為驚訝,想不到他收的大徒弟竟然是當今大宋朝的皇帝。感嘆一番,又問沈醉吃過晚飯沒有。皇帝宴請,大多官員都不敢放開來吃,怕被皇帝瞧見有失禮儀,沈醉卻是沒甚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