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4個較大的歐洲國家的財富和生產在這幾十年的增長,加上鄰國弱小這一事實,並不能保證在它們之間實現永久的和睦。早期對日益緊密的政治和制度一體化的期望損害了共同市場成員國中仍然強烈的民族主義,這首先在戴高樂的法國,爾後是那些姍姍來遲的、懷著戒備之心參加歐洲共同體的國家(英國、丹麥、希臘)身上表現出來。他們之間的經濟分歧,尤其是在高額農業補貼計劃上的矛盾常常使共同體在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的會議日程陷入癱瘓。由於中立的愛爾蘭參加了共同體,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個共同的防禦政策;這一使命不得不留給北約(法國現已退出北約的指揮機構)去完成。20世紀70年代石油價格上漲的衝擊對歐洲的打擊特別沉重,似乎一下子打消了人們早期的樂觀主義。儘管驚恐四起,共同體官員們也做了大量的計劃工作,但是要制訂出一套發展高技術的政策以對付日本和美國的挑戰,仍然步履艱難。然而,不論有多少困難曲折,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經濟發展的現實規模已意味著,今日國際形勢已完全不同於1945年或1948年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貨物進出口地區(儘管相當一部分屬於歐洲內部貿易),到1983年,它已擁有世界最多的貨幣和黃金儲備;它生產的汽車(佔世界產量的34%),無論比日本(佔24%)還是比美國(佔23%)都多,它生產的水泥也多於美日,它的粗鋼產量僅次於蘇聯。1983年10國共同體的人口總數遠遠超過美國,而與蘇聯基本相同——各有億,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及其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佔的比重也大於蘇聯,甚至比整個經互惠國家的總額都多。如果說歐洲共同體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尚不成熟,那麼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與1956年相比卻強大得多。
幾乎與此完全相反的,可說是蘇聯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演變。如上所述,在這幾十年中,蘇聯不僅保持了它的強大陸軍,而且實現了對美國的戰略核均勢,建立起一支遠洋海軍,並將其影響擴張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然而,想在全球範圍內同美國分庭抗禮的持久的競賽努力,與其在經濟領域取得的成就很不相稱。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馬克思強調生產基礎在決定社會程序中的作用),將自己標榜為世界上正統的共產主義國家的蘇聯,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漸遭受經濟困難的折磨。
這並沒否定蘇聯及其所支配的東歐盟國自斯大林末期以來所取得的顯著經濟成就。從許多方面來看,蘇聯和東歐在這幾十年裡所發生的變化,比起西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儘管這可能主要取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它們的起點很低:貧窮和落後。不論怎樣,根據大致的統計數字來看,蘇聯所取得的成就還是十分顯著的。它的鋼產量在1945年只有1 230萬噸,1960年則達到6 530萬噸,1980年又躍至14 80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鋼國);發電量在同期內也從4 320萬瓦/小時,上升到29 200萬瓦/小時和129 400萬瓦/小時;汽車產量也從萬輛躍至萬輛和220萬輛;而且這個成就單子還可以無限地開列下去。它的整個工業產量在1950年代平均每年增長10%以上。假定1953年的增長指數為100,那麼到1964年這個數字就達到了421,這是令人矚目的成就。這同蘇聯的人造衛星上天、太空探索和軍事裝備上的驚人成就一樣,都顯示了蘇聯人的卓越才能。到赫魯曉夫下臺時,蘇聯的經濟比斯大林統治時期要繁榮得多、基礎雄厚得多,而且其絕對量一直穩步增長。
然而有兩個嚴重缺陷使這些成就黯然失色。第一點就是蘇聯經濟增長率長期穩步下降。從1959年以來,它的工業生產增長率從每年的兩位數向下降落,越降越低,以至於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每年只增加3%~4%,而且仍在下降。回顧歷史即可看到,這是一種十分自然的發展,因為越來越明顯的是,早期的、突出的增長主要是靠勞力和資本的大量消耗實現的。隨著現有勞動力供應的完全使用(而且還要同武裝部隊、農業進行爭奪),增長的速度也就只有下降了。就資本投資來講,蘇聯主要是將大量資本傾注在與重工業和國防有關的生產上,而且又往往過分強調數量的增長,忽視了質量的提高,從而使其他眾多的經濟部門投資不足。雖然蘇聯的人均生活水平在赫魯曉夫及其繼任者統治下有了提高,但是,在個人消費被人為地控制得很低,以保證將其資源用於重工業和軍事方面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中,消費者的需求(正像在西方一樣)無法刺激經濟的增長。也許首要的問題仍然是以下兩點:即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