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的對經濟的“推動”,但卻付出了昂貴代價——從國外吸收大量資本(美國高利率的誘惑)使得美元價格上升到不正常的水平,以至於使美國從純債權國變成了純債務國;美國製造商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同進口的汽車、機電產品、廚房用品以及其他商品進行競爭。因此,毫不奇怪,人均生產總值曾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國,現在開始在這一名單上向下滑去。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革(36)

對於那些能從更廣泛的角度——不是僅僅同瑞士的收入和日本的生產進行有選擇的比較——認識美國經濟及其需要的人來講,仍然有某些值得欣慰之處。正如卡里奧所指出的,1945年以後的美國政策確實實現了一些基本的、意義深遠的目標:同20世紀30年代的衰退相比,美國國內實現了繁榮;沒有透過戰爭就遏制了蘇聯的擴張;西歐經濟和民主傳統的復興,爾後日本的崛起建立了“一個日益一體化的經濟集團”,以及“建立一整套處理共同的經濟和軍事問題的多邊機構”;最後,“舊殖民地國家獨立後也日益緊密地加入了世界經濟”。總之,美國仍然維持著自由世界的秩序,而且它自己也日益依賴於此。儘管它在世界財富和生產中所佔的比重已經下降,甚至比估計的還要快些,但是全球經濟力量對比的重新分配所帶來的環境,對它本身的開放市場和資本主義傳統並沒有什麼牴觸。最後,即使美國在生產上的領導地位因某些國家經濟的更快發展而受到削弱,但在真正的國家實力的幾乎各個方面,它仍然對蘇聯保持了非常可觀的優勢,而且透過堅持企業家的信條,美國仍然為管理上的首創精神的發揮和技術革新的湧現開闢了廣闊前景;相反,它的馬克思主義對手在接受這些東西時所面臨的困難卻大得多。

對上述這些經濟變動的意義進行更為詳細的探討必須等到最後一章。不過一些統計數字(見表43)對揭示上面討論過的一些趨勢的實質可能有些幫助,因為它們關係到全球經濟平衡,也就是指世界生產在欠發達的國家的部分復興;日本甚至還有中國經濟的顯著增長;歐洲經濟共同體儘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集團,但它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蘇聯所佔比重的穩定,爾後的緩慢下降;以及美國經濟儘管衰落較快但仍擁有較強大的經濟力量。

表—1980年不同國家與地區

所佔世界生產總值(GWP)百分比

到1980年,即表43中最後一年,世界銀行關於人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以及國民生產總值的統計數字,實際上已經非常明顯地顯示出全球經濟力量的多極分配趨勢。如表44所示。

表年人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GNP)

最後,在生產力平衡上這些長期的變動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只有同其所具有的強權政治的含義結合起來才意義深遠。正如列寧在1917—1918年所指出的那樣,正是由於國家之間經濟增長率的不平衡,才必然地導致個別大國的興起和其他一些大國的衰落:

半個世紀以前,就資本主義力量而言,德國同當時的英國相比還是一個可憐的、無足輕重的國家。日本同俄國相比也同樣微不足道。但是,10年或20年後,還能肯定帝國主義國家的相對實力保持不變嗎?絕對不可能。

雖然列寧的話是針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的,但是這一規律看來適用於所有國家;不管它們贊同什麼樣的政治經濟模式,經濟增長率的不平衡遲早將引起世界政治和軍事平衡的變動。這正是20世紀以前的4個世紀之內大國發展所遵循的歷史模式。緊接著而來的便是,過去20—30年中世界生產中心的不尋常的迅速變動,必然會對今日主要大國未來的大戰略產生影響,因而當然值得另闢最後一章予以探討。

【注】

[1]日軍於1943年2月被迫全部撤出瓜島。——審校者注

[2]指英國——譯者注

[3]里約條約,美洲國家組織諸國1947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特別會議,簽訂了稱為“西半球防務基石”的《泛美互助條約》,簡稱里約條約。——審校者注

[4]原文如此。但“三個世界”的理論是毛澤東於1974年提出的,而“第三世界”的出現,則可以追溯到1955年亞非萬隆會議的召開。——譯者注。

[5]梅特涅(1773—1859年),1808—1848年任奧地利外交大臣和首相。卡斯爾雷(1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