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價就是樹立眾多的仇敵,同時代的奧斯曼帝國也揹著同樣包袱。

與此相關的是哈布斯堡戰爭年表這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歐洲衝突頻頻爆發,其費用對每個社會都是難於承受的負擔。但是,所有其他國家,法國、英國、瑞典,甚至奧斯曼帝國,都享有一段和平與恢復的時期。只有哈布斯堡,特別是西班牙,總是不停地從對付一個敵人的鬥爭轉向對付另一個敵人的鬥爭。剛剛與法國媾和,接著就是同土耳其人交戰;地中海停戰,接著就是大西洋上的廣泛衝突和西北歐戰爭。在某些困難時期,西班牙帝國同時三面受敵,而敵人即使沒有軍事援助,也有意識地在外交和商業上相互支援。用當時人的話來說,西班牙像一隻掉在坑裡的大熊,比任何一條進攻它的狗都強大,然而,它終究敵不過所有的對手,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精疲力竭。

那麼,哈布斯堡如何才能逃脫這種惡性迴圈呢?歷史學家指出了長期分散力量的狀況,提出查理五世和他的繼承人應制定一套清楚明確的優先防禦計劃。這就暗示了某些地區是可以放棄的,但是,指的是哪些地區呢?

回過頭來反思,人們可以說奧地利,特別是斐迪南二世,要是聰明一點就不會隨著德意志北部的反改革勢力向前推進,因為這樣做得不償失。然而,皇帝硬是要在德意志保留一支強大的軍隊,以防止王公的派系傾向、法國人的詭計和瑞典人的野心;而且只要土耳其人驕橫地站在匈牙利,相距維也納150英里,哈布斯堡的軍隊就不能減少。對西班牙政府來說,它不能讓奧地利表兄弟落入法國人和路德派手裡,也不能讓他們落入土耳其人手裡,因為這對西班牙自己在歐洲的地位至關重要。不過,奧地利似乎並沒有這麼想。查理五世在1556年退位後,帝國目睹馬德里在西歐和海上作戰時,並未感到有義務幫忙;而西班牙意識到這個更高的利益,總是願為帝國效忠。此種不同感覺和義務所造成的長遠結果很有意思。17世紀中葉哈布斯堡西班牙在歐洲的失敗與它內部的問題和相對的經濟衰退有明顯的關係;它在各個方面過於疲勞之後,現在心臟衰弱了。而哈布斯堡的奧地利,雖然沒有擊退德意志的新教主義,卻在王朝土地上(奧地利、波希米亞等)達到一種權力的鞏固,在這個廣闊的領地上,隨著後來建立起一支職業常備軍,哈布斯堡家族在17世紀最後幾十年有能力再度成為歐洲大國,而此時西班牙的國勢卻更趨衰微。然而,到了那個階段,奧地利的元氣復甦對馬德里的政治家們已談不上什麼安慰了,他們感覺要到別處尋找盟友了。

人們很容易看到為什麼新世界的領土對西班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地區。在一個多世紀裡,它們如期補充西班牙的財富,以及軍事力量。沒有這些補充,哈布斯堡家族的軍事行動就不可能在如此大的範圍內繼續維持。甚至當英國人和荷蘭人進攻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帝國,致使海外的艦隊和防禦工事費用越來越膨脹時,西班牙王室從這些領土獲取的直接和間接收益仍然相當可觀,放棄這種好處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哈布斯堡家族爭霸(8)

值得考慮的還有哈布斯堡家族在義大利和佛蘭德的領地。關於這兩個地方,從義大利撤軍這件事本身就顯得不妙。16世紀前半葉,法國已想到要填補這塊霸權真空,攫取義大利的財富為自己的目標服務,這當然要傷害哈布斯堡的利益。在16世紀後半葉,義大利實際上是西班牙抵禦奧斯曼向西擴張的屏障。土耳其人對西西里、那不勒斯和羅馬的攻擊也是對西班牙的威信以及基督教的打擊,失去義大利將會是一個戰略上的嚴重倒退,那樣一來,西班牙就得把越來越多的金錢用於海岸防禦和大帆船艦隊的建造上,而這些活動在費利普二世統治下的早期已經佔了更大一部分預算。因此,利用現存力量保衛地中海的中段在軍事上是合理的,可以拒土耳其敵人於一定距離之外;另一個有利點在於,這場戰爭的費用將由哈布斯堡在義大利的領地和教皇乃至威尼斯分擔。而從這條戰線撤退就將無利可圖,其潛在危險更不在話下。

如此權衡以後,尼德蘭就是哈布斯堡可以減少損失的唯一地區了,而且歸根到底,佛蘭德軍在對荷蘭的“八年戰爭中的費用支出極其驚人,大大超過了其他任何戰線”。這是由於地形複雜、防禦工事先進的原故。甚至當“三十年戰爭”進入高峰期,用在佛蘭德駐軍身上的金錢,仍相當於德意志駐軍的5到6倍。一位西班牙參議員評論說:“荷蘭的戰爭是毀滅這個王國的禍害。”事實上,從1566年到1654年,西班牙至少向荷蘭軍用財庫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