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來說,這會帶來兩個好處:這將使其他常任理事國更難阻止對大屠殺或大規模違反*行為做出反應;同時也會避免美國因阻斷安理會受歡迎的行動而成為這個舞臺上的一個另類並因之付出外交代價。在國際上,它將改善聯合國安理會決定的合法性。當然,為了切實可行,美國有的時候也必須接受某些與其利益不相干的結果。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能夠說服五常中的某個其他成員支援自己的立場。
最為重要的是,這個改革可以使安理會在即使某些主要大國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也能發揮作用(當然,在極端的情況下,五常成員可以訴諸憲章賦予它們的神聖否決權)。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權力與制度:為負責任主權建立有效的國際構架(8)
否決權問題上的自願改革,還有一個好處。這將使得安理會成員擴大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因為這一改革不增加持有否決權的國家,同時,新入常成員不享有否決權的方案(唯一可行方案)也弱化了對新入常大國的歧視性待遇。
聯合國安理會的擴大
美國和其他主要大國應該利用16國集團這樣的非正式機制,在安全領域的關鍵問題上發展合作關係,探索改革的有效基礎。當16國集團成員國就安理會在核擴散和恐怖主義這樣的問題上所發揮的作用形成足夠的共識時,美國就(在與五常其他成員國磋商之後)應該啟動聯合國安理會成員資格的改革。
安理會的席位,不應該簡單地反映權力結構,還應該引導成員國承擔責任。將設立新的席位與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貢獻聯絡起來,將有助於保證這一點。同時,擴大問題也應該考慮到安理會效率可能損失的關切。因而,應該追求儘可能小的擴大,這樣才可以實現恢復平衡和重塑安理會合法性的目標。
2005年在聯合國經歷的關於安理會擴大的預談判,毫無疑問地證明了一件事情:在這個關鍵時刻,增加新的常任席位,即使是不帶否決權的常任席位,也是不可能的。(增加帶有否決權的新的常任席位的主張,不是安理會改革的合適出發點。絕大多數成員國都認為,否決權需要限制,而不是擴大。)那些反對增加新的常任席位的國家所結成的聯盟,為數眾多。在這個聯盟中,既包括那些原則上反對擴大常任國這個類別的國家,也包括那些專門反對擬議增加的擔任常任理事國(如義大利反對德國、巴基斯坦反對印度、韓國反對日本等等)的國家,另外還包括更多國家,它們擔心自己的影響力有可能因為這種擴大而下降。
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是增加一種可連選連任的長期席位,這些席位只向那些為聯合國預算、維和行動,以及在各個地區發揮政治功能的主要貢獻者開放。這樣一種模式,在聯合國大會獲得透過的機會比較大。的確,在2005年春,尋求常任席位的“四國集團”——印度、德國、日本和巴西,失去了實現以類似模式擴大的機會。
當然,非永久性席位的擴大不能完全滿足新興大國或者日本的期望。特別是印度,它的規模及其重要性使得非永久性的擴大顯得不那麼合適。因此,正確的做法和可行的做法二者必須結合起來,為此,現在就需要確立一個機制,來實現延長任期的做法,但不是永久性地擴大。而且,要確定一個時間段,真正實施建立新的常任席位。一位支援聯合國改革的某國政府官員這樣對我們說:公務艙的席位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存在著最終能夠升到頭等艙的可能性就行。
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將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從15個增加到21個,而且不設任何新的常任席位。新的席位應該是長任期的(6年到10年),它們應該是可以連選連任的。新席位的被選舉權應侷限在各個地區集團中那些對和平與安全做出最大貢獻的國家。還應確定一個審議這些安排的日期,比如在15年之內,還應該明確這一審議將會考慮設立新的常任席位問題。
權力與效率:聯合國的管理改革
貫穿全書,我們強調的是,應對全球威脅的首要行為體還是國家。國家權力仍然是國際秩序的首要驅動力。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國家會選擇透過國際組織來集中力量或協調各種國家資源。看看這個例子:聯合國秘書處目前管理著十萬人以上的部隊,這些部隊活動在21個不同的維和行動場所。除了美國政府以外,這個數字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部署的部隊都要多。因此,管理好這些組織,也是如何減少各種跨國威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權力與制度:為負責任主權建立有效的國際構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