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渡河。在晚上要徐威帶領一千兗州軍全部渡河。暗地裡卻要這一千大軍在大船出行不久後下水。悄悄地潛回河岸,在叢林茂密處登陸,以便掩人耳目;而徐威只帶一些水手渡河即可。
因為是晚上,所以王允的斥候也弄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在發現徐威渡河後。便策馬彙報,再加上兗州軍的行動極為隱秘,所以王允完全不知道徐威的大部分軍隊悄悄上岸。徐威的軍隊在回去後便在密林中隱身了。而徐威在渡到河對岸後,和徐濟相見自然有一番歡喜。但是直到此時不是敘舊的時候。於是便帶著徐濟手下的一千人地軍隊向回返航。
等王允的斥候去而復返繼續監視發現後,還以為徐威那從船上下來的一千人就是徐威出發前帶走的一千人。完全不知道自己中了偷樑換柱之計。如此往返,三天之內便把徐濟的五千大軍連同劉協都渡過了黃河。
王允雖然對徐威的行為感到極為奇怪,但是卻完全不明白徐威的意圖,因此也就不了了之了。
隨後,徐濟便和徐威在密林內外立下兩座營盤,外表當然是掩人耳目地徐威大營,而密林中的則是徐濟的大營。這樣當然可以瞞過不敢十分向前的王允的斥侯。時間緊迫,在自己立營不久後,徐濟便叫徐威過來,詢問長安的事情,畢竟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當徐威到來的時候,徐濟正在看一封書信,那張清秀的臉上不時露出會心的微笑。
徐威和徐濟一向隨便極了,徐威和徐濟同出潁川,也同為寒門,自徐威投效徐濟之後便深得徐濟看重,這小子伸手不錯而且勝在頭腦靈光,所以一向是以朋友身份相處,原本幽影的地位就比常規的兗州軍隊更高一些,幽影的精銳更幾乎算是徐濟的親衛,所以這般關係倒也尋常。
而徐威看到徐濟這般高興,也不客氣地問道:“主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了,一定是臧霸大哥和袁紹幹上了,然後臧霸大哥把袁紿殺了個大敗而回!”徐濟見徐威進來了,便放下書信,哈哈一笑道:“你倒是機靈,宣高兄的確和袁紹打上了,不過現在雙方正在調動兵馬,暗中較勁,那個袁建,到現在還沒有派上用場呢,到時候,我定要袁紹聲名掃地!”說到後面,自然有說不出的自信。
而後徐濟臉上再一次浮現出微笑來道:“這場好戲嘛,那就要交給徐庶去做了,郭圖雖毒。但和徐庶的舉重若輕比起來那就差得太多了,徐庶這個人。用兵雖然沒有奉孝那麼出神入化,也不像賈詡詭異莫測。更沒有荀攸用兵那般的無堅不摧,但是此人用兵中規中矩。而且兵法知道淵博,思路嚴謹。最擅長破解的就是那些陰謀詭計,而且定會趁勢反擊,置對方於死地,出手毫不留情。哼,袁紹到現在還有意識到,在豫州北面的陽人的雷薄大軍早已經是我們的人,一旦戰爭打起來。袁紹的老家汝南都無人把守,在高順大哥的鐵蹄之下。有多少能逃脫呢?”徐威對徐庶不大瞭解,當然沒有發言權,但對高順地悍勇則是百分百信服,兗州第一攻擊名將的名聲可是用無數地血與火堆積起來的。
不過徐濟卻在想徐庶破“八門金鎖陣”和在赤壁之戰識破“連環計”的事情,雖然是小說家的杜撰,但是對徐庶這個人的評價還是十分中肯的。
徐濟看著徐威,微笑道:“我高興並非因為這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原本只在意料之中。倒是另有一事叫我開心。先前我在潁川不是收留了一個叫做鄧芝的漢子,這傢伙後來將他的侄子送進了兗州的學堂,這小子的天賦真叫我有些詫異。”
徐威作為徐濟最為信任的親衛當時他自然是知道的,這個鄧芝如今在高順麾下擔當校尉。他的那個侄子是個口吃,但卻天賦異稟,思維靈敏的嚇人。甚至早在徐濟假裝失蹤之時他就與郭嘉討論過這些,之前郭嘉被調去徐州之前特地跟徐濟要了鄧艾。徐濟雖然以鄧艾學業尚未完成為由拒絕,但郭嘉卻硬生生把這個小屁孩帶走了。並且美其名曰:“我郭嘉親自教導此子難道比不得兗州那幫老學究不成?主公但請放心便是”
而很快郭嘉就在信中告訴徐濟一件令他驚訝的事情,在沒有任何人告知的情況下鄧艾就猜出徐濟假裝失蹤之事,並且將局勢分析的頭頭是道。當時正值袁紹兵敗,而兗州又已經沒有在向袁紹開戰,徹底的消滅袁紹。因此袁紹得到了一個恢復的機會。要想滅袁紹,那就一定要給袁紹再一次對抗兗州的膽子,否則兗州哪有理由去消滅這位四世三公呢?為了給袁紹這個膽子才會有郭嘉“盤踞徐州”、荀攸“屯兵幽州”、徐濟“失蹤”、徐濟的“母親”被抓、擊潰袁術、給袁紹盟主的地位,郭嘉和荀攸“結黨”、“傾向”袁紹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