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低頭想了想,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主上只管前往己吾便是,奉孝自當相機而動。”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郭嘉表達的是自己並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實際上徐濟也沒有指望郭嘉能夠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在徐濟看來襄邑的棘手程度也許遠遠大於郭嘉所說的那樣,而郭嘉這樣的回答也正是說明他深思熟慮並非只是在說大話而已。
徐濟對此平淡的回答道:“也好,若是我不在圉縣便不去送你了,相信奉孝自己也能把握住時機。我就不多說了,如此就去準備吧。”
聞言郭嘉笑了笑,沒有再說話,而是拱手行禮退了下去。
而眼見郭嘉離去徐濟陷入沉思,雖然己吾並不是巨大的麻煩,但是徐濟卻仍然需要小心的謀劃,畢竟沒有人會束手就擒。己吾的各個官吏來說自然不想要看到徐濟這樣的人入主,圉縣是他們最好的前例,對於如此的督郵大人的來襲於他們可不會輕易就接受。
而徐濟在召見郭嘉之後立刻再召見了高順,他需要高順隨時做好準備,儘管徐濟是藉著巡查之名前往己吾,但是誰能知道最後不需要動手?高順麾下這支精銳顯然是必須要帶在身邊的,而且高順這隻精銳也已經足夠拿出來帶給徐濟實力的足夠的增強。
而高順前來之後對於徐濟的安排也顯得很是淡然,不得不說高順越發的沉穩起來,儘管一直只是待在軍營中訓練士卒,但是徐濟卻能從高順的眼睛裡看得出他的變化。
而徐濟對於高順這樣的變化是樂見其成的,這樣的麾下猛將是所有人都樂於看到的事情。何況高順還是個淡薄名利甚至對其餘事情都不感興趣的人,這讓徐濟對己吾之行更是多了幾分信心。
己吾,我徐文烈,這就來了。
第七十四章:己吾之行(一)
徐濟下定決心之後動手是極快的,何況圉縣各方面也早就做好了準備,是以徐濟在告知高順之後的第三天就起行了。
而看著自己身後八百餘人,徐濟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其次前往己吾他只帶了高順,圉縣終歸還是需要一位將軍坐鎮,原本他還能帶上徐謙,不過郭嘉卻借走了他,而波才更是歸屬於郭嘉麾下,因而徐濟身邊唯有高順一人。而徐濟感慨的是自己自離開潁川之後自己身邊從來只有這麼幾個可以信任的人,而一向伴隨左右的陳到這回也沒有隨行,雖然自己的勢力和實力在肉眼可見的增長但是自己身邊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而當年自己和陳到避禍離開穎陰之時又有誰能料到自己會有如今的成就?徐濟不由得露出笑容來,而一邊的高順眼見徐濟發笑於是問道:“主上緣何發笑?”
徐濟轉頭看了一眼高順隨即大笑起來道:“不外是想起初入這亂世之時而心生感慨罷了。高將軍你是否曉得我當年是如何境遇?”
高順面無表情恭敬回答道:“未知也,然主上有如今成就,想必經歷必是不簡單的。”聽到這話徐濟搖搖頭道:“當年我只怕也沒有料到如今這般情境,只是為了活著,走一步看一步罷了。且不說這個,將軍至今無字,不若我贈將軍一字何如?”徐濟突然興致大發的這麼說道。
高順聞言一怔,而後面露微笑道:“若是主上肯,自然再好不過。”
徐濟聞言低頭想了想,扯住韁繩道:“將軍名順,便呼為子和如何?”這也算是承繼順字的意思,所謂和順,自然是帶著極好的期許的。
而高順自然是欣喜領受,對於他這樣出生卑賤的寒門而言原本是沒有字的,甚至可能直到死都不會有字,而這個一般是由父母抑或師長賦予的,而身為高順主公的徐濟賜下自然更有意義些。
而徐濟當然也只是一時之興,但這卻也不失為是一種拉攏人心的手段,徐濟如今這些玩的自然是很有一套的。不過徐濟始終不是會被這些事情牽扯走太多的注意力的,他偏過頭問道:“子和以為己吾是否將有一戰?”
高順雖然並非是一個政治眼光高明的人,但是涉及戰陣之間的事情卻是極為敏感的,而對於徐濟這個問題他顯得很是淡然:“若從主上此行的由頭他們自然是不敢妄開戰端的,主上畢竟擔任督郵之職,此乃大義之名。只是主上此行是為了收回己吾的管轄權,那便難說了,何況此次主上只帶了卑職所部,恐怕己吾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徐濟點點頭,他也贊同高順的這番話,不過徐濟之所以只帶了高順所部也正是示敵以弱,他終究是憂心己吾方面不會留下什麼把柄給自己,而自己如此張揚的巡查卻只帶了高順所部也正是為了誘敵。徐濟對於高順麾下這一部精銳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