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會為這樣的事情去浪費自己的口舌。

郭嘉也沒有再說,他相信自己說的已經足夠了,荀諶畢竟是聰明人,不需要郭嘉更多的暗示。

果然荀諶也沒有讓郭嘉失望,在嘆息之後荀諶開口道:“奉孝又有什麼見教呢?”

郭嘉搖了搖頭:“郭嘉不過是潁川一介草民,何來見教一說?,不過是奉孝心中的一些感慨罷了,想必友若亦有許多感慨吧?”

荀諶嘆道:“感慨倒是不多,只是想法確實不少。眼見得我大漢的大好河山竟淪落的如此,我輩又如何能放任其如此發展下去?”

郭嘉沉默不語,荀諶這話說的很對,徐濟抑或是郭嘉又或者荀彧都是想要改變這個現狀的人,雖然核心的目的未必盡然相同,但是都是為了改變現狀。徐濟的目標或許最為艱難的,他為的是天下寒門子弟都能不被世家門閥的學術壟斷所限制,但正因為最為艱難,郭嘉才會追隨,而荀彧的目標也簡單,他不忍看著自己的家族就此腐朽被埋沒。

荀諶再次開口道:“奉孝,你以為大漢終究會走向何方?”

郭嘉笑了笑道:“局勢撲朔迷離,又有誰能曉得大漢終將行至何處?奉孝不是那未卜先知的神仙之人,只是觀如今的天下,只怕是不容樂觀。”

荀諶聞言輕輕嘆了口氣,郭嘉說的他又豈能預料不到呢?但正如郭嘉說的一樣,他們終究只是士子卻不是掌握權柄之人,就算再有那麼許多的想法卻也無從實施。

郭嘉此時終於再次主動開口道:“罷了罷了,不說這事,且說說文若的事吧。”

眼見郭嘉終於想要談及正是,荀諶也正色道:“奉孝請說。”

郭嘉於是將整件事的始末講訴給荀諶知曉,而荀諶聽罷之後更是面露苦澀的笑容,這件事的麻煩程度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郭嘉竟然有這麼瘋狂的謀劃,更沒有預料到這件事牽扯的還不僅僅只是潁川更連陳留都有牽連。

荀諶終於還是苦笑道:“奉孝你這可是挖了坑讓我往那面跳啊。”

郭嘉笑道:“友若先生難道不覺得若是文烈的謀劃一旦完成,天下的局勢就將會大變嗎?”

荀諶搖了搖頭道:“並非不信,只是誰又知道這變化究竟是好是壞?再者說了,這謀劃固然是大,固然能令天下為之大變,只是這卻是謀逆的事,你們當真是在玩火。”

郭嘉起身看著窗外的天空道:“人生於世間自當壯懷激烈,若是庸碌一世豈不是虛度了?文烈這膽大包天的謀劃正是我輩最憧憬的事,何況依我看來,這天下離大亂,亦不遠矣。”

荀諶也起身看向郭嘉道:“奉孝有如何知道天下必亂?”

“黃巾一俟安歇消停,朝堂之上黨爭立起。試問外戚與宦官相爭,誰人將坐收漁人之利?”

荀諶聞言面色鉅變:“莫非……?”

郭嘉沒有回頭看荀諶的表情,只是平靜的說道:“不錯,正是黨人和清流。這天下各地的豪強由怎麼會錯失這個大好的崛起機會?只需朝堂變亂一生,則天下必將四分五裂,各地刺史郡守必將各自為政,至那時,大漢便是名存實亡了。文烈只不過是早作了準備罷了,又如何說得上謀逆?這世道,不殺人,便為人所殺。想必友若也是明白的。”

荀諶當然明白,只是他卻沒有想到郭嘉說的這一種可能,在荀諶看來局勢還是能夠穩定的,只要黃巾動亂平息自然是能夠讓天下的局勢緩解,那時還有辦法讓大漢重新洗牌,但是他卻忽略了人的野心,當更高的地位擺在面前,又有幾個人能堅持本位不為所動的?

“若是照奉孝所說,天下大亂,是無法避免的?”

郭嘉終於轉身回頭看著荀諶,笑著說了一句話:“文烈曾與我說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定勢,人力無法更改。”

荀諶面露苦澀:“大漢四百年,終要走向滅亡嗎?”

“大漢氣數已然消耗殆盡了,只看如今的百姓生活便知。若是還有救,百姓豈會如此民不聊生?有豈會千萬人不為良民而投身事賊?有句俗語叫做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友若難道還不能參悟?”

荀諶當然不是看不透,只是他卻始終對漢室抱有希望,他不像是徐濟和郭嘉對於漢室沒有任何的尊敬。荀諶是荀氏一族正統傳人,自小受的便是忠君愛國的教育,而如今卻遭逢大亂,國將不國,君將不君,他一時之間有如何能夠接受?

郭嘉看著臉上浮現掙扎之色的荀諶沒有說話,這種事情只有自己享用看透才會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別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