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W勻徊換嵋蛭�髭日餉匆槐憑腿鮮洹�

郭嘉笑道:“友若先生這個笑話可不好笑,又有什麼說不得的?奉孝只是不知文若說的事是什麼罷了,還是先生早已知道了卻不想牽連?”

郭嘉這話裡也是坐實荀諶知曉荀彧和郭嘉之間說的事是什麼,這若是外傳了荀諶也還真就脫不了干係,試問你相信一個代為傳話的人並不知曉他傳話的事情是什麼嗎?固然是不會信的,這也讓荀諶不由苦笑,看來自己應允傳話就是個錯誤的決定。

於是荀諶苦笑道:“罷了罷了,荀諶認輸了,奉孝言辭犀利叫人難以應對,果然英雄出少年。早知便不受文若之託前來了,當真是失策之極。誒~~”說罷長嘆一聲。

郭嘉自然是心滿意足,荀諶認輸了就好辦,何況心頭這口氣順了,這才是郭嘉少年心性最在意的,看到荀諶如此郭嘉也知道不能得理不饒人,於是笑道:“是友若先生承認,後生小子多有不當之處,還望先生恕罪才好。”話雖是這麼說但是郭嘉沒有半點自己錯了的樣子,荀諶也沒有佔著這個便宜:“奉孝既然如此,想必有所求,便直言就好,我且聽著呢。”

荀諶認命了,自己前來看起來就已經註定被牽連進去了,所以他也打算弄明白自己牽扯的事情究竟是什麼,有多大。

只是不知道他得知之後又會如何,恐怕不會如此淡然吧。郭嘉如此想到。

第六十六章:並論天下

既然荀諶說出了這句話,郭嘉也立刻意識到荀諶的好奇心已經完全壓下了他的憂慮,只不過郭嘉很好奇,若是荀諶真的知曉這件事的始末,是否還能有如此淡然的態度,而這,郭嘉相信自己很快就能看到了。

不過郭嘉並不打算立馬說出整件事的始末,而是問了另一個問題:“友若先生,於方今天下時局,你如何看待?”

荀諶聞言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郭嘉這話不外是考校,荀諶不是熱血小青年了,在冀州的見聞和經歷讓他比看上去老練成熟許多,於是荀諶回答道:“奉孝不必叫我先生,直呼我友若便好。至於方今天下,黃巾不日即可平定,自然是不日即可復克大漢的強盛了。”

郭嘉當然不會相信這種騙三歲小孩的話,何況這位從冀州歸來的荀友若又怎麼會不知道大漢朝的國祚早已是岌岌可危了。

“友若欺我無知乎?如今黃巾雖不日即可平定,然大漢又如何能復克強盛?外戚與宦官之間不死不休,黨錮之後清流亦急於奪回話語權,三方勢力如何能互相妥協?靈帝因黃巾而啟用黨人,黃巾之後豈能久留?天下的亂象,只怕是剛剛開了個頭罷了。”郭嘉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客氣,若是傳了出去這便足以治他一個死罪了。

荀諶也笑笑,他說的那句話也不過是玩笑罷了,這話估計也只有小屁孩才會相信了,但是他自然不會吧自己真正的想法說出來,何況跟在他眼裡狡黠無比的郭嘉談論此事。

“奉孝這麼說未免有些武斷了,大漢畢竟已有四百年國運,豈會因為這些皮蘚之疾便國將不國?”荀諶這話也說的句句誅心,國將不國這四個字也算得上是大逆不道的言辭了。

郭嘉聞言笑了:“友若莫非以為奉孝久在潁川便不知天下的局勢不成?如今天下尚有哪方安穩?不外是各自為政罷了,說句誅心的話,如今的大漢早已不是大漢了,明頭上奉詔令行事,背後裡又有何人真的管這個?友若先生說從冀州歸來,奉孝請問先生,冀州可有一處百姓能安居,可有一地百姓富足?”

荀諶沉默了,郭嘉這話他反駁不了,自荀諶離開潁川遊歷期間,見到的不外是遍地餓殍,盜匪並起,人命輕賤,更不用說富足了,便是想要安居都已經極為困難了。

郭嘉見荀諶沒有回話,吸了口氣繼續說道:“數月前潁川也遭遇黃巾侵襲,幸而並沒有將戰火燃至穎陰,我有一至交,也是這府邸的主人便投身軍營,他傳回的訊息是黃巾十停中四停是平民百姓迫於生活才投身黃巾只為活命,而另有五停是老弱婦孺,僅有一停是真正的賊寇。友若先生,試問如此大漢還能再強盛?試問如此天下還能平靜得了嗎?”

荀諶當然不能違心的說能,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大漢還能如同過去那般強盛,荀諶很明白的看出大漢早已經是苟延殘喘了,甚至荀諶也早就明瞭大漢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史書上記載的那個強大的讓人驚歎的大國了,如今甚至連臣服多年的外族也開始作亂了,這不是大漢的衰敗又是什麼?

對此荀諶便也只是長嘆一聲卻沒有說什麼,因為在事實面前,任何的辯白都是蒼白無力的,荀諶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