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起來徐濟其實是極為佩服梁習的。梁習與他皆是出身寒門而且並沒有聲名和家世竟然能夠做到在陳縣為吏這一步,這已經算是梁習能力的證明了。徐濟自認若是換成自己也未必能做得更好,畢竟梁習的境遇比自己更為不易。而徐濟卻也並不完全認同梁習的選擇,因為徐濟處於梁習的位置也未必就會那麼去選擇。

不過儘管徐濟未必會選擇和梁習一樣的道路但是這並不妨礙徐濟對梁習的欣賞,寒門士子的艱難一向是隻有同為寒門之人才會明白的,徐濟都算得上是寒門士子中運氣極為不錯的人了,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得遇貴人而極為幸運的人了。畢竟徐濟是依靠戰功得以升遷的,而梁習這般的地位卻是依靠經年累月的時間透過自己的能力才得以達到如今這樣的地位得到如今的權力的,可以說能夠走到梁習這一步的人不僅是有才能的更是十分明智的人,或者換個說法就是深明投機之道。絕不是那種理想化的殉道者。

而一個這樣圓滑的人,徐濟真的不知道自己如今擁有什麼能夠打動他的東西。說實話在徐濟看來有些時候這些寒門士子比世族子弟還難對付,因為世族子弟總會有些看起來很簡單就能攻破的弱點,甚至有的懷著有幾分虛妄的夢想,只需要對症下藥就能輕鬆的解決。而寒門士子卻不同,他們是經歷過現實殘酷的一群人,他們是最底層成長起來的一群人,看過太多現實的他們絕不會為了一個虛妄的夢想就用自己所得到的去進行一場賭博,而他們更是小心謹慎的為人處世,絕不會輕易的露出自己的破綻,這樣的人才是最難以對付的傢伙,因為你拿這樣的人除了威逼近乎無計可施。

在徐濟看來梁習無疑是這樣的人,而梁習這樣的人應付起來無疑是極為麻煩的,他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徐濟想要他為自己效力就必須投其所好,問題就出在這裡,徐濟並不知道梁習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這也是徐濟必須親自前來的緣故,只有瞭解了梁習想要的徐濟才能針對性的採取應對的方法。

而至於圉縣,徐濟相信以荀攸的能力是能夠處理的,就算有再大的麻煩徐濟也預留了後手,甚至說徐濟得知荀攸想要承擔這件事之後他就預備了這一道後手。但是徐濟卻是不願意動用這個後手的,如果能不用就不用,那是一種兩敗俱傷,魚死網破的後手,徐濟不想把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部化作白費。

圉縣距離陳縣即便不算太遠也還是要三四日才能到,徐濟三人雖然人少卻走的並不快,其實這也是因為徐濟沒有想到如何對待梁習,如何探知他真正想要的東西才如此慢的行進。否則徐濟倒是寧可快一些抵達陳縣說服梁習,圉縣畢竟還是他如今唯一握在手中的地盤,那裡不容有失,圉縣是徐濟目前來說最為重要的戰略要點,失去這裡他就失去了能夠扼守陳留進而併吞兗州的戰略目的。而儘管徐濟並不擔心荀攸不能處理但是畢竟更加穩妥一些是沒有錯處的,他若是自己來處理圉縣想必能夠更加平穩的將圉縣掌控在自己手中,只是他卻不得不尋訪梁習來為他坐鎮後方。而他絕對沒有想到是如今圉縣的局勢已經大大出乎他預料了。或者說比他預料中的還要來的更加猛烈。

圉縣,軍營。

高順已經在圉縣投軍計程車卒中擴招了了他麾下的部隊,在圉縣他終於招募到了足夠使他麾下擴充到八百計程車卒。別小看了新招募的只有五百人,這可是從圉縣所有士卒中挑選而出的精銳中的精銳。而對於高順如此嚴格的挑選標準徐濟也很是無奈,高順似乎有一種極為詭異的執念,他偏執的認定士卒最重要的是精銳而非一味的增加數量,當然高順也不否認數量的重要性但是他卻仍然認為自己如此是沒有任何不恰當的,當然徐濟也不認為他有什麼錯處,只是他這種嚴格挑選方式不免讓他麾下顯得格外的“悽慘”,不過這是高順的個人風格徐濟也懶得管他,畢竟手下有這麼一個嚴謹將軍統帥的這麼一隻精銳還是讓人很放心的事情。而這也正是徐濟最為倚重的後手。就如高順對徐濟保證的一樣,只要他麾下的這隻精銳能夠訓練出來那麼對抗兩千人也能維持著不敗,也許聽起來極為狂妄,但是徐濟知道高順不是在說大話,而是他真的就有這樣的自信。憑藉的也正是高順這種極為苛刻的甄選士卒的方式得到的精銳士卒。

此刻的高順皺著眉頭看著廣場中拼命訓練的這五百士卒,這些士卒還是太弱了,不說比自己麾下原本的三百人相比,便是當時在宛城見過的孫堅親衛都遠遠超過這五百人。當然並不是說這些士卒本身的素質比孫堅麾下的親衛差而是他們仍舊沒有適應高順麾下這種幾乎慘無人道的訓練所致。徐濟曾就高順這種瘋狂的訓練方式對高順說:“高將軍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