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一聲道:“何來心變之說?丁建陽你是如何待我幷州諸人有目共睹,如今倒還以我父自居乎?”說罷也不等丁原回答便抽刀直,立時便將丁原首級斬下。

殺了丁原之後呂布便替丁原首級出帳大呼道:“丁原不仁,吾已殺之。肯從吾者在此,不從者自去!”幷州士卒皆是丁原一手操練帶出,自然是不肯為呂布號令,本欲為丁原復仇,然則又畏呂布威能,於是大半便各自散去了,呂布也不作阻攔,說白了他畢竟是殺了丁原。自然不會多為難這些士卒的。

旦日呂布便持丁原首級領著本部兵馬至董卓營寨而去,李肅已然在營外五里候著。見到丁原首級李肅便開口道:“賢弟立一大功也,董公必有重賞!”於是二人並馬而行。至董卓營寨之中後呂布安頓士卒之後便在李肅的引路之下前去拜見董卓。董卓見了呂布自然是大喜過望甚至說道:“卓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呂布聽聞此話自然也是受用無盡當時便跪地道:“公若不棄,布請拜為義父!”董卓自然毫無不應允的道理,只是一邊的李儒卻已然是心有不安,這呂布方才弒了義父轉頭便又認了自家丈人為義父,恐怕不是什麼好兆頭,然則董卓此時正在興頭上,他自然也不少說什麼掃興的話,但心中卻已然留了一個心眼。

而丁原一死董卓自然是做大。而且洛陽之中並無一人能與董卓爭鋒,不消數日董卓便已然大權獨掌,而掌權之後董卓便自領前將軍事,封其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至此時董卓已然有些飄然,李儒便再次對董卓道:“廢立之事,宜早不宜遲,丈人如今權勢已足,何不早作決斷?”

而董卓卻幾乎忘記了自己還有這個打算。李儒這一提醒他才想起自己似乎確有這個打算,於是第二日便於府中設下筵席召集百官與一眾公卿議事,更令呂布率領甲士立於府外以為侍衛。董卓相召諸人自然是不敢不從,便在太傅袁隗率領之下至董卓府中赴宴。

待諸人到齊之後先是找規矩飲酒吃菜。待酒過數巡之後董卓便忽然起身道:“如今陛下闇弱,不足以奉宗廟;我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說罷以手按住佩劍,顯然是一言不合便要拔劍殺人。群臣與諸公卿自然是唯唯諾諾不敢出聲,惟獨席間一人挺身而出道:“陛下即位未幾。並無失德之處;董卓你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董卓一看,此人便是司隸校尉兼任西園校尉袁紹。

董卓於是大怒抽出佩劍道:“當今天下之事俱在我一念之間!我今欲為之,誰敢不從!汝莫非視我之劍不利乎?”說的端的是氣勢逼人,然則袁紹卻是不甘示弱將自己腰間佩劍拔出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於是一人在上一人在下便如此對峙,皆是怒目相對,半點氣勢都不讓。百官與諸公卿大臣具是不敢言語,董卓正欲喚呂布入內擒殺袁紹,邊上的李儒扯住董卓的衣袖,董卓回頭看去只聽李儒低聲道:“丈人,如今事未可定,不可妄殺,否則難免生變!”趁著董卓遲疑間,袁紹以劍橫於胸前緩步退出,一時間竟也無人相攔。

而袁紹退出之後董卓也只得放棄了擒殺袁紹的念頭轉頭對袁隗道:“太傅,你這侄子忒無禮,我看在你的面上,姑且恕之。如今廢立之事,若何?”話語之中的威脅之意不言自明,袁隗自然是不敢拒絕,於是也只得回答道:“董公所言甚是,次陽並無意見。”董卓見袁隗已然服軟便轉頭對堂中的大臣厲聲道:“但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

群臣哪裡還敢有半句話說,自然都是一句“一聽尊命”。目的達到董卓自然也就令撤了筵席,而後便留下了侍中周毖、校尉伍瓊問道:“袁紹如今何在?”伍瓊回答道:“袁紹已自東門逃離了,似往冀州而去。”董卓聞言皺眉道:“當何以應對?”周毖聞言便回答道:“袁紹忿忿而去,若追之急,勢必為變。且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為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這話要是李儒聽了立時便知周毖是為了保全袁紹性命才為此,但董卓卻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更兼之伍瓊又補上了一句:“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誠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一想卻是也有道理,袁氏一族名望頗大,如今袁紹得罪自己不但不曾被降罪更是的了官職,正可顯出自己寬宏的一面,董卓一想卻是也有道理,袁氏一族名望頗大,如今袁紹得罪自己不但不曾被降罪更是的了官職,正可顯出自己寬宏的一面,而且袁氏一族門生故吏的確是遍佈天下,難說殺了袁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