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背了通緝令,若是不能擊敗董卓曹操只怕這一生都得東躲西藏了。

但衛茲也就是年近而立,正是熱血將冷而未冷之時,本來心中還有些許憂慮,但曹操這番其實壯闊的話一說出來他心中那點小心思立刻便再無半點,只有一腔熱血如戰火般燃燒起來:“孟德所言極是,我有匡扶大漢之心久矣,奈何未遇明主,如今孟德既有大志。衛茲願傾家資相助孟德!”

曹操聞言當真是又驚又喜,喜的是自己的目的達到了,驚的是自己竟沒花什麼力氣就說服了衛茲,這頗有些不現實的感覺。看著曹操一臉的驚愕衛茲再次開口道:“孟德何故如此驚訝?”曹操聞言才回過神來道:“子許如此氣度頗為震撼而已。”衛茲聞言大笑道:“孟德便去忙罷,一應用度可自去我府上領取。但願孟德此次能一展所願!”曹操搖搖頭笑道:“豈是孟德一人之志乎?子許既然如此信任曹操,自然也有子許一份功勞!”說完二人相視大笑。

旦日曹操便於襄邑貼出佈告徵募義軍。有了徐濟的支援自然是一切都沒有任何的阻礙,曹操更是豎起一面白旗上書“忠義”二字。不到數日便有近千人應召而至,而得知曹操在陳留募兵自然便有親屬來投。其中便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傳聞乃是夏侯嬰之後。其自小習槍棒,年僅十四歲便已然從師學武,後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便將其殺之,而後便逃亡在外。此時得知曹操起兵,便攜其族弟夏侯淵各引壯士千人一道前來投奔曹操。

說起曹操和夏后氏的關係就極有淵源了,曹操的父親曹嵩原先是夏侯氏之子,其後便因故過房與曹家,因此其實曹操與夏侯惇兄弟本是同族。如今更是關係緊密了。

又過了幾日又有個頗有本事的人來投,其乃是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曹操令夏侯惇想試見其弓馬嫻熟,而且治軍頗有章法,曹操便與其校尉之職留在帳下。同日曹操族弟曹仁也自徐州左近募得千餘而來,而徐州慣是出精兵之處,曹操更是大喜。但驚喜還不止於此,另有族弟曹洪也率領近千人而來,問之方知曹洪本在行商歸途之中,聞聽曹操出事便變賣了貨物招募了這些士卒以為防身。

於是曹操麾下俱得五千餘人,甚至不亞於徐濟麾下計程車卒人數,衛茲於是變賣了家中產業置辦兵器衣甲,而旌旗等一應物件俱由徐濟提供。曹操見此便與襄邑之外設立大營每日操練兵馬,一邊又從將徐濟手中聖旨復克之後發往各處。曹操當然不蠢,所以他其實打的主意是別人出頭,而先行練兵,這無疑是最明智之選。徐濟自然也樂於見到這樣的情況,若是隻憑著他與曹操手裡這點兵力恐怕還不夠董卓塞牙縫的,何況曹操的打算原本就是召集天下豪傑共同討伐董卓呢。

而首先得到訊息的便是身在渤海的袁紹,曹操當然不會蠢到在訊息上說明聖旨來自於徐濟,袁紹便以為曹操是以矯詔召集,於是便率領麾下兵馬離開渤海前往與曹操會和,但袁紹是留了個心眼的,他並沒有帶上麾下最得力的將領,甚至連謀臣也並未隨軍,袁紹的打算也很簡單,他只想藉著曹操召集的這些人為工具來達到他的目的,所以自然是不肯將自己的實力搭進去的,所以他帶領的這所謂的三萬士卒自然只不過是個虛數而已,而且以老弱為多。不過這些心思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而曹操深感一道聖旨或許未必能夠召來多少助力,於是又起草了一道檄文傳與各地。檄文上書:“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這道檄文與之前的聖旨一道抵達各鎮之後自然是激起了巨大的反響便是原本並不願參與其中的諸侯在民情之下也不得不參與其中了,於是諸侯便皆起兵相應。共有十七路兵馬,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不過張邈也就是起個名號而已,實際上代為出兵和代表的就是徐濟。算上曹操共有十八路兵馬,但唯一令徐濟擔憂的是儘管看起來人多勢眾,但各路諸侯的軍馬多少不等,多者有近三萬的,少的卻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