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根本就是遊俠兒的風格,但是確實這也不怪孫堅,王睿此人自己不知死活又能怪的誰來?

於是徐濟再次開口道:“張諮之事又是為何?”說到這裡徐濟便瞧見孫堅忽然面有怒氣道:“後來我引軍到達南陽,便下了公文給張諮,請他供應軍糧。當時我部下已有數萬人,所帶軍糧已然盡皆用罄,而袁術也已上表,奏請以我為假中郎將。誰料張諮竟然不予理睬,我便喚人攜禮物去拜見張諮逼他出城還禮,這傢伙文人做派自然便來了,我便以貽誤軍機之名將其斬了。”

徐濟聞言更是哭笑不得,自己這位兄長的脾氣的確是有些過於暴躁了,雖然王睿與張諮確實當罪,但也罪不至死,如今事態緊張所以孫堅得以無事,若是放在太平之時孫堅已然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想到這裡徐濟又想起這似乎並不幹孫堅找自己前來的事情,於是便問道:“這與文臺兄邀我前來何干啊?”

孫堅聞言笑了笑道:“我瞧那袁紹似乎頗不敬文烈,若是文烈有心抱負,兄長絕無二話!”徐濟一聽就知道孫堅這是還人情來了,之前在宛城一戰孫堅的確算得上是徐濟救回一命的,估摸這個人情欠著孫堅心中也是難受,所以便要為自己出氣來著。

不過,徐濟卻另有個讓孫堅還人情的方法,當然,這還得看明日袁紹的安排再做決定。(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四章:奉遺旨,起兵(下)

不過這些這件事情徐濟自然是不會如同孫堅一樣冒失的,所以他也便委婉謝絕,如今袁紹乃是諸侯聯軍的盟主,就算再有什麼私怨也得等到誅除董卓之後再議。孫堅自然也沒有在多說,畢竟他也只是想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態度而已。

旦日清晨諸侯便於酸棗大營外築臺三層,遍查各路諸侯的旗幟,其上更有白旄黃鉞,預備下了兵符將印。而曹操便請袁紹登壇歃血立盟。袁紹也不推脫,立刻便整衣佩劍,慷慨然而上,焚香祭拜天地罷了,便自懷中掏出盟書。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待袁紹宣讀完畢,諸侯便以此歃血,眾人皆為袁紹盟書之中的言辭所激,盡皆慷慨激昂,歃血罷便請袁紹至大帳升帳議事,當下便照爵位依次排座,徐濟便是諸路諸侯之中地位僅次於盟主袁紹之人,自然是列於袁紹坐下首席,而徐濟的對面便是倡導此次討伐義舉的曹操,接下去便依次而坐。

曹操見諸人皆已坐定便開口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但凡聯軍之中有自相戕害之舉,必嚴懲之!”袁紹聞言亦是點頭道:“袁紹雖不才,但如今既然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帳中諸人於是便皆高呼惟命是從,唯有徐濟心中冷笑不已。今日清晨他便曾在袁紹營外看過,這位盟主所帶雖有三萬人但真有一戰之力恐怕十成不足一半,所謂的討賊,也不過是他賺取名望的大好時機而已。

不過徐濟自然是不可能揭穿的,說白了他抱持的目的其實和袁紹一般無二,董卓入京便據有了汜水關這道天險,又豈是這些烏合之眾能擊破?而且如今董卓防備之心定然甚重,輕易如何能圖謀?所以徐濟一開始就不認為諸侯能勝,更重要的是董卓仍有退路。自洛陽西退便是長安,長安之後便是董卓的起家之地西涼,這如何是諸侯這些心不齊的雜牌軍能對付得了的?不過這些想法徐濟從來未曾對他人提起。

而袁紹見諸人反應似乎頗為滿意又開口道:“吾弟袁術所督之地便在左右,便使他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然則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不知何人願意擔此重任?”諸人一時之間面面相覷,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而且袁紹擺明了他是絕對不會出力的,否則他絕對不需要說出這樣的話來,不過徐濟自然也不會去充大頭,他很清楚董卓不是個好招惹的角色。一旦自己出頭成功還好說但倘若受挫恐怕就會遭到袁紹的針對了,屆時一定折損聯軍士氣的帽子扣下來徐濟可是吃不消的。

不過終究是有人願意出頭的,就比如。孫堅。

“長沙太守孫堅願為前鋒!”聽到這句話徐濟並不意外,孫堅對大漢的忠心程度徐濟並不能夠清楚的知曉。但孫堅需要更多的功勞他卻是知道的,孫堅並沒有自己這般運氣。他若是還想要晉升唯一的期盼就是戰功,不斷的戰功才能保證他的升遷,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