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最小的。但郭嘉這番話卻是出乎沮授所料, 他根本不知道劉玄德此人,所以自然也沒法反駁什麼。

而說到這裡郭嘉又開口了:“至於說公孫瓚,我家主公或許也可以助一臂之力。畢竟我家主公也算是外戚,公孫瓚多少的會給我家主公幾分顏面的。”

韓馥聽到這裡其實也已經接受了郭嘉的建議。說白了郭嘉的建議是聽上去對韓馥危險最小的一種,而這無疑是韓馥最願意選擇的方式。但沮授如何能接受韓馥這麼輕易的就被說服,當即開口道:“大人切不可輕信郭嘉的這番言語。誰知道徐濟與公孫瓚之間是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密謀?難道就不可能是這個郭嘉到我冀州來施穩軍之計,要誤導我冀州上下,貽誤戰機,令公孫瓚長驅直入嗎?莫忘了公孫瓚與徐濟之前可從無恩怨,如今徐濟缺少一塊安身之地,公孫瓚又不甘心受困於北平,這二人未必就沒有連手的可能性!”

這話的確也是有道理的。徐濟一個人是絕對不可能吃下整個冀州的,但如果是與公孫瓚分食冀州卻又是極為可能的事情。畢竟如今徐濟屈身與陳留那個明顯並不符合他身份的地方,而且張邈之前是他的手下敗將,那麼陳留也幾乎就是徐濟的地盤。但作為駙馬甚至是一個身懷聖旨的託孤遺臣徐濟想要謀奪一塊地盤顯然是很有可能的。郭嘉雖然料到了沮授的棘手程度,但如今看來似乎還是笑看了他。

如今辛評為郭嘉算計已經離開,代表袁紹利益的也只剩下沮授一個人有能力與郭嘉抗衡。所以沮授也不得不站出來,他繼續說道:“相比於劉虞之未定。徐濟之居心不明,臣以為還是袁本初更值得信任。畢竟本初公家世顯赫,自然信譽也更高些。”

這局立刻便得到了大廳中冀州文武的認同,而且沮授所言也的確在理。而關純卻立時色變,他萬萬沒料到原本就要阻止袁紹進入冀州了卻因為沮授一番話就變生肘腋。儘管這些阻礙早在他的預料之內,但沮授的這番話卻是不容易辯駁。如今也只能看郭嘉的應對了,耿武和關純一時之間都美玉偶任何辦法來應對。

而郭嘉冷冷一笑道:“邀請袁本初進駐冀州無疑是飲鴆止渴之舉,奉孝一片誠心,若要證明我家主公的誠意,那還不簡單?我和陳到將軍從此刻起就留在冀州,陪伴韓馥大人左右,一直等到我家主公阻止公孫瓚我兩人再離開如何?”

沮授聞言也是冷冷一笑道:“郭嘉,你休想以此等言語矇蔽刺史大人!誰人的麾下無一二死士?以你二人的性命就想換我一州之安危,何來如此輕易的事情?”而郭嘉聞言露出了輕笑道:“此時多言無益,如今之於韓刺史而言又何妨一試?”說到這裡郭嘉頓了頓才繼續說道:“更可況即便是要請袁本初幫忙,一時之間似乎也並不用如此著急請袁本初進駐冀州吧?如此大費周章倒不如由刺史大人修書一封給袁本初,讓他以諸侯會盟之時的盟主身份命令公孫瓚打消攻擊冀州的企圖,如此一來豈非更妙?”

聽到這話沮授瞬間就心知不妙了,一時間他也找不到可以反駁的言語。郭嘉這番言辭可謂是正中袁紹的要害,袁紹自然是不可能寫信勸阻公孫瓚,畢竟公孫瓚要進攻冀州本身就在袁紹的挑撥之下才有了這樣的打算。若是袁紹真寫了這封信,那麼圖謀冀州的打算立刻就會露餡,這是袁紹絕對不可能做出的選擇。而關純也是心中暗呼厲害,沮授其實並沒有什麼錯處看,但問題出在袁紹那邊,郭嘉卻可以在短短時間裡就抓住這個破綻將沮授逼得無言以對。

而郭嘉更是不肯罷休的繼續說道:“即便屆時公孫瓚不肯聽從袁本初的勸阻那麼刺史大人也可借如今駐守渤海的袁本初的大公子袁潭之力先行抵抗不是嗎?”

而郭嘉之所以提出袁譚的名字也並非急中生智。而是袁紹對兗州也是早有想法,如今袁紹的算盤打的是極大。未必袁譚這一部不是用來威脅兗州的,如今兗州幾乎就是徐濟的起家之本。作為徐濟麾下首席謀士,郭嘉自然不會考慮不到這些,所以這算是防患於未然了。

話已至此沮授也確實無法多說了,郭嘉已經將所有的可能都全部說出,也都有了相應的應對之法,沮授也找不到什麼破綻。而此時關純也站出來說話了:“主公,郭先生之言大有道理,畢竟如今眼下公孫瓚還處於觀望狀態,一時間似乎也並無進攻我冀州的跡象。如今我等也不過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罷了。”耿武也在一邊幫腔道:“正是如此,主公既然憂心,何不多管齊下,一邊請劉虞和劉備出面調停,這邊也請郭先生出面藉著駙馬的面子,另一面再請袁本初修書一封,勸阻公孫瓚,如此一來那事情自然就萬無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