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方召見徐濟當然沒有不見的道理,何況這道所謂的召見或許換成邀請更合適,因為劉辯說的是請徐濟帶上昭寧公主,徐濟看得出這是幌子,不過既然劉辯這麼做必然是有求於自己,那麼似乎並沒有必要拒絕,再說徐濟本身對劉辯也是很好奇的,這位皇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又有著怎麼樣的經歷讓他如此的早熟呢?
會見的地點是劉辯的寢宮,這倒是不出徐濟所料,畢竟幌子是家宴,落人口舌可不是劉辯敢做的事情。
徐濟自然是沒有帶著伊寧的,這些事兒說白了還是脫不了朝政那些破事兒,徐濟根本不願意自己的妻子攙和進來,所以徐濟只帶著典韋前往。劉辯的寢宮並不奢華,甚至是頗為樸素的,而見到劉辯之時徐濟也不禁有些意外。劉辯的相貌與劉宏至少有七八分相似,甚至就是更年輕的劉宏。而見到徐濟劉辯執的是後輩禮:“姐夫來了,請上座吧。”
徐濟對劉辯的第一印象就是內斂。甚至略微有些靦腆,這可不是一個當為人主的性格,至少在徐濟看來這樣的性子不適合執掌生殺大權:“寧兒近些天來一直忙於府中事務故而我沒有帶她前來,想必太子不會為此責怪臣吧?”徐濟開了個小小的玩笑,而劉辯的反應卻有些出乎預料,他有些遺憾的回答道:“原本想見見姐姐的,不想竟然沒這機會,姐夫也知道父皇立我為儲之後只怕事事都要小心謹慎,日後只怕再難與姐夫有這獨處的機會了。”
從這話裡徐濟立刻聽出劉辯說的不是假話。於是立刻問道:“哦?太子不妨說說為何思念公主。”劉辯笑了笑道:“姐夫莫誤會了,自小便是姐姐照顧我與弟弟,母后成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父皇也總是見不到人,太后不喜歡我,只有姐姐將我與弟弟一視同仁,年幼之時總惹姐姐生氣,如今長大了,姐姐也嫁人了。今後恐怕關係便要更加的淡薄了,只可惜我至今都沒有能夠親口對姐姐說一句謝謝。”
徐濟不禁有些感傷,劉辯的性格在這番話裡表露無遺,這是個極為聰明的孩子。但可惜的是劉宏卻已經打定了主意要犧牲他了,劉辯雖然並不適合為皇帝但若為官一方卻必然是好官,但可惜身在了皇家。不過感傷之後徐濟也立刻想起正事來。於是問道:“不知太子邀臣來此有何吩咐?”
劉辯聞言靦腆的笑了笑道:“姐夫,此次邀姐夫與姐姐確非公事。姐夫喚我劉辯即可,職業太子一事。只是朝野上下如是說罷了,父皇根本沒有決意。”聽完這話徐濟對劉辯的評價便再上一層樓,劉辯很冷靜,他看的很明白,劉辯也清楚劉宏不喜歡他,也根本就沒有要立他為儲的打算。
而徐濟自然是不能說什麼的,既然劉辯這麼說了徐濟也就點頭答應了,劉辯這才繼續說道:“前幾日聞聽宮中的小黃門提及姐夫上任執金吾一事,之前又多有耳聞姐夫的功績,是以劉辯頗為好奇,這才邀請姐夫前來的。”說罷還頗為不好意思的看向徐濟。
徐濟自然是哭笑不得,說起年紀徐濟也沒比劉辯大多少,但劉辯對自己顯然是一副崇拜的模樣,這讓徐濟頗有幾分尷尬,不過這倒是徐濟小看了自己這些經歷的傳奇性,小小年紀就做到了執金吾之位,這對徐濟這個年紀的少年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徐濟已經是大漢少年的標杆和偶像了,沒有人不想做到徐濟這樣的地位,更沒有人不羨慕徐濟的經歷,而這一切都是在尚未及冠的情況之下達到的,換言之只要徐濟自然不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他的仕途將要遠遠比他人更長也更順暢。
劉辯也只不過是普通的一個少年,身為皇子並沒有抹去他對傳奇人物的崇拜,那些書中和傳說裡的少年英雄顯得過於遙遠,而身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讓一個滿心憧憬的少年如何不好奇呢?
而徐濟雖然尷尬但終究是已經習慣了這些,於是也只是淡然回答道:“大家都是一樣的人,我與你並無什麼不同,惟獨我運氣很好才有今日的成就,你身為皇子自當遠勝於我才是。”聽到徐濟這番話劉辯面露苦澀道:“姐夫有所不知,若是可以我倒更願意做那平凡的窮人小子,皇家看似尊貴,但,其實沒有那麼好的。”
徐濟笑了笑卻並沒有說話,劉辯也曉得徐濟並非否定或者不信,只是他不想對此多做評論罷了,不過對劉辯來說自己的目的也已經達成一半了,此時也轉換了情緒道:“姐夫,請入席罷,我命人做了地道的潁川菜餚,也不曉得是不是合姐夫的口味呢。”
徐濟輕笑點點頭便入席了,這一頓飯吃的自然是極為和諧,雙方都很默契的避開了當下敏感的話題,徐濟說著些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和新軍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