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兗州,徐濟和梁習故意放任自流。而曹操此時卻在廣陵安身立命,更有向南發展、與揚州刺史劉繇聯手的趨勢,哪裡會去管兗州,原來的兗州刺史劉岱此時已經心灰意冷的回到東萊美其名曰繼承家業去了。而原來的泰山太守鮑信此時也已經和曹操兵合一處,再也不會去管兗州的任何事情,即便是想要管,睿智的曹操也會阻止他的,因為這明顯是徐濟的地盤,老虎屁股摸不得。若是說袁紹的話,打死他在短時間內也不敢來插手兗州的事情,定多用一點陰謀詭計而已。袁術的話就更不可能了,因為袁紹的全副精力現在仍然在荊州的身上,雖然從正面攻擊荊州的希望已經越來越渺茫了,但是袁術無疑想要繞道揚州,佔據江東,而後圖謀荊州,這從他屢屢向揚州方向派兵就可以看得出來。即便是袁術想要向中原伸手,他的第一目標也應該是徐州,而非是有徐濟大軍佔據的兗州。
最後只剩下了一個陳留太守張邈,而徐濟對他的性情和能力是極為了解的,要他組織力量去遏制黑商均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何況之前在金鄉一役就已經把他最後一點家底搭了進去,即便他再有想法也是力不從心的。故此,兗州的世家大族此時根本就是一盤散沙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不打敗仗才怪呢。(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二章:兗州二三事
而那些十分倒黴、被梁習作為驅趕黑山軍第一目標的世家大族被急於找到生路的黑山軍殺得叫苦不迭,萬般無奈下,只好去向梁習求援,梁習這時候當然是獅子大開口,提出了比原來苛刻得多的要求,首先族兵必須全部交給梁習,其次,這些族兵的糧草必須由這些世家大族提供,一直到兗州戰事結束以後。
這時候,這些世家大族哪裡還有什麼話好說?當然積極配合梁習,雖然這是在他們的心頭割肉,但是總好過被黑山軍滅族吧?
大批的軍糧和族兵迅速的積累到了梁習的手中,梁習卻不急著出兵,美其名曰要整頓軍紀,其結果就是這些族兵大部分因為“檢查不合格”而被恢復了自由身,要他們去務農。
因為兗州現在有大量的荒地無人耕種,所以這些原本無地可種的農民兵變成了擁有自己土地的自耕農。而梁習又來了個順手人情,把那些世家大族提供的軍糧送給了這些自耕農,作為他們過冬的糧食。如此一來,兗州世家大族的莊園經濟遭到了初步的破壞。
最可笑的卻是那些世家大族在兗州戰事結束後才發現,自己控制的農民少得可憐,根本無力耕種那麼多的土地,而梁習又趁火打劫,提出了土地變賣的政策,迫使世家大族變賣土地。不過這已經是後話了。
第一批世家大族的屈服進一步削弱了兗州世家大族的力量,而黑山軍也在這其中獲得了許多的好處,漸漸地有點恢復往日氣象。如此一來,那些未屈服的世家大族就更慘了。原本有些不知道黑山軍厲害的世家大族在和黑山軍交過手後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愚蠢。
萬般無奈下,唯有有樣學樣。向梁習屈服了。只是作為第二批和梁習合作的世家大族,被梁習打壓地更加厲害。
經過黑山軍和梁習地雙重打壓,兗州的世家大族在實力大損後,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雖然在短時間內他們的實力仍然強勁兒,但畢竟時日無多了。
早就知道是這種結果的徐濟早在成為兗州刺史不久後,就在陳留舉行了第一次大規模徵辟,經過這次徵辟,大量的優異人才脫穎而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寒門子弟,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當年在潁川書院就學的學生,雖然那其中還有許多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但是在徐濟的洗腦政策和荀彧的作用下,他們的思想已經開始脫離他們的家族利益了,更加趨近於寒門子弟。
這些徵辟而來的人才馬上被送往兗州,在梁習的安排下佔據了兗州政府的各個要職,雖然這遭到了兗州世家大族的反對,但是無奈波才所部的“淫威”。再加上改制之後,官府內部各部門分工極為明確,有許多的部門必須要有專業知識才可以勝任,而這些知識哪裡是世家大族子弟所能掌握的?唯有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家族與州郡事務無緣。至於他們提出的那些反對意見馬上被梁習以各種手段壓了回去。加上此時正是徐濟風頭最勁之時他,他們哪裡還敢有什麼話說?
隨著兗州局勢的穩定,黑山軍終於再一次走投無路。終於在公元一九二年的冬天因為黑山軍何去何從的問題發生了內訌,張燕再一次表現出了超強的收束亂局的能力。他迅速地消滅掉了在黑山軍中反對自己的人,白繞等人紛紛身首異處。隨後。張燕領著剩餘的五萬黑山軍向兗州別駕梁習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