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徐濟已經全情投入到自己的奇異的生命中去了,所謂“英雄見慣亦常人”,昔日那些在後世令徐濟敬畏不已英雄人物一個個在徐濟的面前敗下陣來。徐濟已經成為了天下諸侯心中的惡夢,只要與之交手的人都會變得一蹶不振。難以翻身,袁紹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才只幾年的時間。寒門出身的徐濟就已經成為了兩州刺史,而且還初步實現了自己原本的志向。其手下謀臣猛將雲集,更握有將近十萬的精銳士兵。一躍而成為雄踞一方的諸侯。而且還有越變越強的趨勢。
冀州、兗州各有不同,原本難以統一治理,但是在將近半年的改革之後,兗州與冀州亦漸漸走上正軌。只是害苦了那些世家大族。
首先向世家大族發難的就是徐濟新任命的兗州別駕梁習,此君初到兗州就以雷厲風行的手段打壓世家大族。
原本兗州的世家大族對於徐濟用武力打殘四世三公眾望所歸的袁本初、用脅迫手段趕走劉岱的事情就有諸多的不滿。所以梁習這個兗州別駕單槍匹馬上任兗州別駕之後,世家大族豈會把他放在眼裡?早就準備好了千般手段要難為梁習,令其知難而退。
豈知梁習根本就未理會他們,要知梁習這些年來在陳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與當地的世家大族打交道。對世家大族的弱點是瞭如指掌。
故此,梁習在到兗州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得到巨大擴軍的波才所部放棄對黑山軍的追擊,美其名曰,長途奔襲,大軍勞累,要休整一段時間。如此一來,黑山軍得以喘息之機,於是在整頓軍心士氣後。避開波才的糾纏,向西挺進。
梁習此時發出公告,黑山軍聲勢浩大,要收拾黑山軍必須得到兗州世家大族的“支援”才行。而梁習所謂的“支援”就是要世家大族交出手中的族兵,說是這樣可以集中力量對付黑山軍,並且承諾絕對不向兗州的世家大族索要糧草。一切費用由自己解決。
那些世家大族哪裡會把梁習的話放在心上,對此公告嗤之以鼻。依舊我行我素,花天酒地。毫不在意。
梁習早就知道是這種結果,於是馬上令波才大軍對黑山軍展開新一輪的攻擊,不過這回攻擊的目的並非是殲滅又或者是擊潰,而是驅趕。
在幽影強大的情報系統的協助之下,波才大軍總是能非常輕易地找到黑山軍的的確切位置,開始對黑山軍進行虛有其表的“強大攻擊”,每一次都把見到了波才軍就變成驚弓之鳥、全無與之一戰之心的黑山軍嚇得抱頭鼠竄,亡命逃跑。
漸漸地,黑山軍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即是波才所部的軍隊似乎非常樂意他們向城市方向逃竄,而很不喜歡他們在深山老林中躲起來。只要黑山軍一決定躲到大山密林中去的時候,肯定會受到波才狠狠的攻擊。若是向城市方向逃去時,則是全無阻礙。
面對如此清晰的放生路線,黑山軍居然在初期不敢嘗試,畢竟已經被徐濟一方打寒了膽子,生怕那是陷阱。這時,因為已經失去了自己的部隊,在黑山軍中備受排擠嘲笑的張燕站了出來,冷靜地想黑山軍的頭領們分析了形勢,令他們明白了徐濟在成為兗州刺史後的首要敵人並非是黑山軍,而是兗州的世家大族,這是從陳留改制得到的結論。所以波才現在這麼做的行為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要驅動他們去攻打兗州的世家大族,所以說黑山軍暫時是安全的。當然,前提是黑山軍要完全按照徐濟的給他們留下的逃跑缺口前進才行。
張燕的分析令走投無路的黑山軍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向,而張燕也由此在一次確立起了自己在黑山軍中的位置,雖然已經大不如前,但畢竟有了說話的份量,而且手下從新開始聚集人馬。
旋即,黑山軍展開了對一些兗州中小城市和世家大族莊園的攻擊,在以張燕為先鋒的旋風似的攻擊下,一些規模較小的城市和莊園被黑山軍洗劫一空,而世家大族也被黑山軍打得叫苦不迭。
雖然黑山軍並非是徐濟麾下軍隊的對手,但是黑山軍本身也是天下少有的精銳,雖然因為長時間身為流寇的原因,使得黑山軍有雖然勇於作戰,但卻容易在戰敗後喪失軍心士氣的特徵,不過天下間能與之抗衡的軍隊寥寥無幾。
故此,兗州那些因為黑山軍屢屢敗在波才手中,而對黑山軍的戰鬥力輕視起來的世家大族馬上就嚐到了苦果。倉促組織起來的農民兵哪裡是黑山軍這種百戰餘生之徒的對手?只能平白的為黑山軍送上了大量的裝備,更有許多的農民兵在投降給黑山軍後索性就加入到其中。
黑山軍更因為打垮了許多的世家大族而實力大增起來。